搜索
首页 诗人大全 刘禹锡

「刘禹锡」诗词全集(723)首

  • 高楼贺监昔曾登,壁上笔踪龙虎腾。
    中国书流尚皇象,北朝文士重徐陵。
    偶因独见空惊目,恨不同时便伏膺。
    唯恐尘埃转磨灭,再三珍重嘱山僧。
  • 吟君叹逝双绝句,使我伤怀奏短歌。
    世上空惊故人少,集中惟觉祭文多。
    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万古到今同此恨,闻琴泪尽欲如何。
  • 朗朗鹍鸡弦,华堂夜多思。
    帘外雪已深,座中人半醉。
    翠蛾发清响,曲尽有馀意。
    酌我莫忧狂,老来无逸气。
  • 松间风未起,万叶不自吟。
    池上月未来,清辉同夕阴。
    宫徵不独运,埙篪自相寻。
    一从别乐天,诗思日已沉。
    吟君洛中作,精绝百炼金。
    乃知孤鹤情,月露为知音。
    微之从东来,威凤鸣归林。
    羡君先相见,一豁平生心。
  • 邑邑何邑邑,长沙地卑湿。
    楼上见春多,花前恨风急。
    猿愁肠断叫,鹤病翘趾立。
    牛衣独自眠,谁哀仲卿泣。
    郁郁何郁郁,长安远如日。
    终日念乡关,燕来鸿复还。
    潘岳岁寒思,屈平憔悴颜。
    殷勤望归路,无雨即登山。
  • 苏州刺史例能诗,西掖今来替左司。
    二八城门开道路,五千兵马引旌旗。
    水通山寺笙歌去,骑过虹桥剑戟随。
    若共吴王斗百草,不如应是欠西施。
  • 九转欲成就,百神应主持。
    婴啼鼎上去,老貌镜前悲。
    却顾空丹灶,回心向酒卮。
    醺然耳热后,暂似少年时。
  • 烂柯山下旧仙郎,列宿来添婺女光。
    远放歌声分白纻,知传家学与青箱。
    水朝沧海何时去,兰在幽林亦自芳。
    闻说天台有遗爱,人将琪树比甘棠。
  • 凤池西畔图书府,玉树玲珑景气闲。
    长听馀风送天乐,时登高阁望人寰。
    青山云绕栏干外,紫殿香来步武间。
    曾是先贤翔集地,每看壁记一惭颜。
  • 雨歇晚霞明,风调夜景清。
    月高微晕散,云薄细鳞生。
    露草百虫思,秋林千叶声。
    相望一步地,脉脉万重情。
  • 仙子东南秀,泠然善驭风。
    笙歌五云里,天地一壶中。
    受箓金华洞,焚香玉帝宫。
    我来君闭户,应是向崆峒。
  • 吴郡鱼书下紫宸,长安厩吏送朱轮。
    二南风化承遗爱,八咏声名蹑后尘。
    梁氏夫妻为寄客,陆家兄弟是州民。
    江城春日追游处,共忆东归旧主人。
  • 缇骑朱旗入楚城,士林皆贺振家声。
    儿童但喜迎宾守,故吏犹应记姓名。
    万顷水田连郭秀,四时烟月映淮清。
    忆君初得昆山玉,同向扬州携手行。
  • 征徒出灞涘,回首伤如何。
    故人云雨散,满目山川多。
    行车无停轨,流景同迅波。
    前欢渐成昔,感叹益劳歌。
  • 溅溅漱幽石,注入团圆处。
    有如常满杯,承彼清夜露。
    岩曲月斜照,林寒春晚煦。
    游人不敢触,恐有蛟龙护。
  • 昨日看成送鹤诗,高笼提出白云司。
    朱门乍入应迷路,玉树容栖莫拣枝。
    双舞庭中花落处,数声池上月明时。
    三山碧海不归去,且向人间呈羽仪。
  • 重叠稽亭路,山僧归独行。
    远峰斜日影,本寺旧钟声。
    徒侣问新事,烟云怆别情。
    应夸乞食处,踏遍凤凰城。
  • 籍通金马门,家在铜驼陌。
    省闼昼无尘,宫树朝凝碧。
    荒街浅深辙,古渡潺湲石。
    唯有嵩丘云,堪夸早朝客。
  • 繁露传家学,青莲译梵书。
    火风乖四大,文字废三馀。
    欹枕昼眠静,折巾秋鬓疏。
    武皇思视草,谁许茂陵居。
  • 如何赠琴日,已是绝弦时。
    无复双金报,空馀挂剑悲。
    宝匣从此闲,朱弦谁复调。
    只应随玉树,同向土中销。
  •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 玉女来看玉蕊花,异香先引七香车。
    攀枝弄雪时回顾,惊怪人间日易斜。
    雪蕊琼丝满院春,衣轻步步不生尘。
    君平帘下徒相问,长伴吹箫别有人。
关于作者

刘禹锡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于评价
刘禹锡是一位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他的诗歌作品广泛传颂,被誉为“诗豪”。
他的诗歌涉及题材广泛,风格多样,有的雄浑豪放,有的清新自然,有的含蓄委婉,表现出他高超的艺术才华和丰富的情感世界。
同时,刘禹锡也是一位性格豁达、乐观向上的人,他在政治上经历了多次起落,但始终保持着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
他的作品中充满了对人生的思考和自我激励,表现出他坚强的人生态度和不屈的精神风貌。
因此,刘禹锡是一位杰出的唐代诗人,他的作品和人生经历都展现出了他卓越的才华和坚韧的品质,深受后人敬仰。
年代
收录作品
723首
推荐购买
推荐作者
友情链接:
  • lv包包
  • 路易威登logo
  • lv男士鞋子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