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吹雨湿衣裾,绿水红妆画不如。 却是汉阳川上女,过江来买武昌鱼。 |
縠波流暖云,花光艳绿薲。 津头洗红女,蝴蝶上罗裙。 罗裙秋水上,明珰摇白桨。 飞下双鸳鸯,溘溘潮水响。 |
江云倏忽暝还收,五月犹寒著弊裘。 芳草斜阳看易晚,绿荷疏雨听如秋。 池塘空阔蜻蜓喜,帘幕萧条燕子愁。 不是无言成独坐,暂将心事静中求。 ¤ |
东家西家燕飞,明日后日春归。 多愁多病送客,无酒无钱典衣。 |
贤女失之陋,壮夫失之贫。 相逢无所遗,慷慨不得伸。 临歧歌短章,所道皆苦辛。 淮阴未去楚,江总复仕陈。 聊沽客中酒,用酌还乡人。 |
驿楼枕回洲,湍汊声活活。 霜芦花犹泛,烟柳叶渐脱。 月出凫雁鸣,孤艕寒江阔。 酒缘风力退,诗苦真景夺。 何处寄相思,浮云楚天末。 |
黄云冻凝不成叶,十载江南无此雪。 朱帘十二晓开齐,正值千山鸟飞绝。 墙腰檐角危欲堕,竹顶松梢重将折。 偏来舞殿斗轻盈,忽上金钗易消灭。 谁家沉火吹笙坐,着处银瓶呵手掣。 脂凝香靥罢晨妆,脸晕微涡散春缬。 带雨欲拈仍作片,因风误触俄成屑。 渔蓑向晚画难工,歌楼未晓光盈瞥。 怪事休惊越犬吠,丰年每信吴侬说。 欲和东坡白战诗,冰满霜毫砚如铁。 |
关前叶犹青,关后草已白。 气候本不殊,山势有阻隔。 风高鼓角动,日落川塞黑。 边鸿一声来,壮士亦变色。 |
昨日立秋今日凉,蔡子束书归故乡。 我来未久子遽别,子岂与我如参商。 自惭贫无橐金赠,解剑换酒浇愁肠。 醉酣月出重露滴,梧飘金井芙蕖香。 众宾喧哗噱笑口,我独不语情徬徨。 岂徒戚戚儿女态,感旧怀古增悲伤。 忆昔追游茂苑上,白马紫辔青丝缰。 子方年少富文学,面如红玉肥有光。 黄金晓酬西馆客,绿锦夜赠东楼娼。 三公走檄辟作掾,两府交荐除为郎。 风尘一别未十载,短鬓萧飒俱老苍。 黑巾笼头着野服,微雨鹄立官道傍。 自云匍匐事贩鬻,盖屐巾箑纸笔将 |
远别肠欲断,近别泪满缨。 交游无不然,而况弟与兄。 荒涂霜露繁,哀角响故城。 去伤骨肉思,住感乡里情。 还家及东作,翳翳桑麻成。 ¤ |
未见蕲州城,已见蕲州山。 诸山初不高,苍石砺且顽。 想当至正时,民物庶以殷。 大江楚西来,万里不闭关。 兹山独储英,群雄出其间。 遂为祸乱阶,滋蔓莫可删。 忆我闻乱初,我方总两鬟。 侍立父祖旁,听说国步艰。 焉知三十年,见此草与菅。 骨肉亦已零,安得发不斑。 披榛欲吊古,豺虎怆我颜。 苍茫望茅宇,日落孤舟还。 |
福至本无象,祸来非有因。 方忧触罗网,遽喜辞妖尘。 念此蓬藋姿,忽遘蹇与屯。 仓黄圜扉中,日夕与死邻。 皇明眷私照,寒谷回阳春。 既免在涤牲,复纵充庖鳞。 重沐饬冠裳,济溺立要津。 道路与我庆,况我骨肉亲。 归来向妻孥,秉烛语及晨。 犹疑是梦寐,欢乐恐未真。 嗟余抑何艰,坎惣多苦辛。 弱无胜力锥,而欲举万钧。 羸牛服盐车,遥遥西入秦。 进逢九阪危,退迫尺棰嗔。 敢惜筋力疲,所虑车摧轮。 哀鸣徒嗷嗷,仰诉空谆谆。 |
草有不可偃,木有不可雕。 人心非秋蓬,安得随风飘。 怜君玉雪姿,明月当清宵。 葳蕤紫荆花,辉映非一朝。 噰噰寒江雁,去去谁能招。 ¤ |
山西公子虬髯客,到处寻梅认香白。 春风省掖海棠开,暂去还来抛不得。 嗟我有癖常自笑,不意逢君同此癖。 晓窗云暖风日妍,数朵娉婷春半拆。 睡损红绡腻有痕,舞酣金殿娇无力。 银灯不如微月照,珠帘更着疏烟隔。 飞燕轻盈富贵姿,玉环态度神仙格。 此日凝妆青琐外,当时擅宠沉香北。 繁开似妒却冥冥,半吐欲言终默默。 岂惟人爱亦自爱,不独春惜当谁惜。 细雨重阴也看来,莫对空枝慢相亿。 |
寒树无柔柯,秋草有劲叶。 原空鹘孤骞,山晚云万叠。 登高得平旷,人马皆意惬。 思挽角胎弓,相从雁门猎。 ¤ |
白云老翁乐且贫,眼如紫电炯有神。 麻衣纸扇趿两屐,头戴一幅东坡巾。 清晨扣户走过我,谓我旧是诸侯宾。 入门长揖肆雄辩,动引四代卑先秦。 初疑傲睨意肮脏,稍久渐觉情真淳。 从兹兴至每一到,不问风雨并昏晨。 矫如野鹿不受絷,去不可挽送乃嗔。 我来杜曲少朋旧,一境二姓唯朱陈。 租征税迫夜继日,未暇与我谈逡巡。 荒村不意得此老,洗我三斗胸中尘。 我时信口答所问,怪我出语多惊人。 翁年耳顺学不倦,片言有益书诸绅。 我惭习懒竟成癖,日影照腹脚未伸 |
开船别西山,迤<辶里>向南浦。 帆轻去自速,初不用篙橹。 苍苍烟中树,橐橐响斤斧。 一女沙上汲,众渔洲畔语。 我行岁云晏,况复远俦侣。 回首北归鸿,翩翩下寒渚。 |
北山梨花千树栽,年年清明花正开。 薛君好事两邀我,骑马看花携酒来。 看花出郭我所爱,况是梨花最多态。 我牵尘俗不得赴,花本无情花亦怪。 君今折花马上归,索我细咏梨花诗。 冰肌玉骨未受饰,敢以粉墨图西施。 东坡先生心似铁,惆怅东阑一枝雪。 重门晚掩沉沉雨,疏帘夜卷溶溶月。 月宜浅淡雨宜浓,淡非浪白浓非红。 闺房秀丽林下趣,富贵标格神仙风。 一枝寂寞开逾遍,朵朵玲珑看应眩。 皓腕轻笼素练衣,娥眉淡扫春风面。 自须玉堂承露华,何事种向山人家 |
右宋周曾《秋塘图》一卷,前元皇姊大长公主所藏也。 前有皇姊图书印记,后有集贤翰林诸词臣奉皇姊教旨所题,自大学士赵世延、王约而下凡十六人。 时邓文原、袁伯长俱为直学士,李洄以翰林待制居京师,为监修国史,实至治三年也。 元运方隆,皇姊雅尚文学,一时名公巨儒,以文章翰墨宠遇,当世其盛,盖可想见。 元既革命,此卷遂出江左,吾友薛起宗得于其私沈祥氏。 一日,携以见示,且征题诗。 余虽不获援笔其间,而一十六人者犹及亲炙一二,袁、邓二老又皆先子之友,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