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观放白鹰其二》

寒冬十二月。
苍鹰八九毛。
寄言燕雀莫相啄。
【口卓】自有云霄万里高。
作品赏析
这首诗《寒冬十二月。苍鹰八九毛。寄言燕雀莫相啄。【口卓】自有云霄万里高》是一首描绘寒冬中的苍鹰形象的诗。它以苍鹰为题材,表达了坚韧不拔、不畏艰难、追求自由的意志和理想。 首先,诗中描述了寒冬腊月,正是万物凋零的季节,然而苍鹰却依然傲立在天空中,展现出它那八九根羽毛的坚韧形象。这里的“寒冬十二月”和“苍鹰八九毛”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出了苍鹰在严寒中的坚韧不拔。 接着,“寄言燕雀莫相啄。【口卓】自有云霄万里高”一句,诗人借燕雀的口吻,告诫它们不要嘲笑或啄食苍鹰,因为苍鹰有着高远的志向和追求,它相信自己一定能飞上云霄,达到万里的高度。这里诗人用燕雀和云霄来比喻那些目光短浅、安于现状的人,而用苍鹰来比喻那些有远大理想、不畏艰难的人。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苍鹰在寒冬中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坚韧不拔、追求自由的品质的赞美,同时也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诗人通过苍鹰的形象,鼓励人们要有远大的理想,不畏艰难,勇往直前,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此外,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有力,意象鲜明,富有象征意味,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诗中的意象和情感也具有一定的普遍性,能够引起不同时代、不同背景的人们的共鸣。
相关诗词
  • 1
    [魏晋]
    野外罕人事,穷巷寡轮鞅。
    白日掩荆扉,虚室绝尘想。
    时复墟曲中,披草共来往。
    (墟曲中 一作:墟曲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
    桑麻日已长,我土日已广。
    常恐霜霰至,零落同草莽。
  • 2
    [魏晋]
    白日沦西阿,素月出东岭。
    遥遥万里辉,荡荡空中景。
    风来入房户,夜中枕席冷。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
    欲言无予和,挥杯劝孤影。
    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
    念此怀悲凄,终晓不能静。
  • 3
    [魏晋]
    闲居执荡志,时驶不可稽。
    驱役无停息,轩裳逝东崖。
    沈阴拟薰麝,寒气激我怀。
    岁月有常御,我来淹已弥。
    慷慨忆绸缪,此情久已离。
    荏苒经十载,暂为人所羁。
    庭宇翳馀木,倏忽日月亏。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