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客南迁》

我说南中事,君应不愿听。
曾经身困苦,不觉语叮咛。
烧处愁云梦,波时忆洞庭。
春畬烟勃勃,秋瘴露冥冥。
蚊蚋经冬活,鱼龙欲雨腥。
水虫能射影,山鬼解藏形。
穴掉巴蛇尾,林飘鸩鸟翎。
飓风千里黑,苋草四时青。
客似惊弦雁,舟如委浪萍。
谁人劝言笑?
何计慰漂零?
慎勿琴离膝,长须酒满瓶。
大都从此去,宜醉不宜醒。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南中事”,即南方的故事。作者以诗的形式,描绘了南中的生活场景,表达了对南中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首联“我说南中事,君应不愿听。曾经身困苦,不觉语叮咛。”,作者开始就表达了南中之事可能并不适合所有人听,因为其中充满了困苦和艰辛。然而,作者却因为亲身经历过这些困苦,对南中之事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理解,因此忍不住想要向他人讲述。这表达了作者对南中生活的深深理解和同情。 颔联“烧处愁云梦,波时忆洞庭。”,作者描绘了南中的烧荒和洪水场景,其中充满了愁云和回忆。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南中生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展示了南中生活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颈联“春畬烟勃勃,秋瘴露冥冥。”,作者描绘了南中的春耕和秋天的瘴气场景,这些场景充满了生机和危险。 接下来的几联,作者描绘了南中生活的各种细节和场景,包括动物、天气、植物等,这些描绘都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和情感色彩。 最后,“谁人劝言笑?何计慰漂零?大都从此去,宜醉不宜醒。”,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南中生活的深深感慨和无奈。他感叹没有人能真正理解他的漂泊和孤独,但他也知道这是他自己的选择,因此他应该享受这种生活而不是逃避。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细节描绘了南中生活的各种场景和细节,表达了作者对南中生活的深深理解和同情。同时,它也展示了作者的坚韧和勇气,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这是一首充满情感和思考的诗,值得一读。
相关诗词
  • 1
    [宋]
    行乐尤宜少。
    忆坡公、洞箫听罢,划然长啸。
    四海共知霜鬓满,莫问近来何妙。
    也不记、金莲曾照。
    老没太官糕酒分,把茱萸、便准登高了。
    齐得丧,等嘻笑。
    集无韩子潮州表。
    数当时、南迁者众,北归人少。
    赤壁玉堂均一梦,此岂蛮烟能夭。
    与同叔、俱尝知道。
    谁向进贤冠底说,画出来、不似眉山帽。
    秋菊盏,献公釂。
  • 2
    [明]
    金源立国雄且武,蹴宋歼辽跨中土。
    岂知中叶渐陵夷,虓阚凭陵有蒙古。
    燕京南迁到汴京,花帽不守杏花营。
    黄河已失合达死,犹欲假息悬瓠城。
    悬瓠頟頟近荆楚,京湖亦有复仇举。
    长围已合效鱼丽,痴心尚恃柴潭固。
    柴潭楼下碧漪漪,上有伏弩下潜螭。
    一朝决之入汝水,螭亡潭涸竟奚为。
    幽兰轩中苦复苦,分取遗骸藏宋圄。
    当年忠烈冠华夷,惟有忠臣忽斜虎。
  • 3
    [明]
    去去南迁客,远送黄金台。
    长江腊月春正来,绿冰片片迎船开。
    问君无事莲花府,一日看山定几回。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