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三峡堂》

三峡堂前五月风,吴樯蜀柁古来通。
山如肺附重相掩,水似环连去不穷。
跃马孤城怜倔强,卧龙八阵想英雄。
凭阑千载兴亡事,何异邯郸一枕中。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气势的诗,主要描写了长江三峡的美景和历史变迁。 首联“三峡堂前五月风,吴樯蜀柁古来通。”诗人描绘了五月时三峡堂前的景象,江面上船只穿梭,自古以来,吴地的船和蜀地的船都在这里通航。这句诗流露出诗人对长江的热爱和对历史的了解,表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 颔联“山如肺附重相掩,水似环连去不穷。”诗人以拟人化的手法,将群山和水写得有生命、有情感。群山如同肺一样依附着大地,重叠相掩;而长江则似环一样连绵不断,一直向远方流去。这里诗人把山和水都人格化了,赋予了它们生命和情感,使得诗歌更加生动形象。 颈联“跃马孤城怜倔强,卧龙八阵想英雄。”诗人开始抒发感慨,他怜惜这座孤城曾经的坚韧不屈,就像三国时期的卧龙诸葛一样倔强。这里诗人联想到了历史上的一些英雄人物,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卧龙)等,同时也表达了对这座孤城的怀念之情。 尾联“凭阑千载兴亡事,何异邯郸一枕中。”诗人站在栏杆边,俯瞰着千百年来兴亡更迭的历史,这些历史变迁就像邯郸城中的梦一样虚幻。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和对现实的思考,既有对历史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长江三峡的描写和对历史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历史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富有气势,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创作背景
《题三峡堂》的创作背景与郭明复的人生经历和对自然的感悟有关。郭明复在宋朝时期曾任官职,而三峡堂则可能是一个地处峡江之畔的建筑物或场所。他在此地或游览或居住,被三峡壮丽的自然景色所震撼,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 在诗歌中,郭明复运用生动的描绘手法展示了三峡堂周围的山水之美,同时借此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和人生的感慨。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观察与体验,以及他对生活的理解与体悟。
相关诗词
  • 1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2
    [宋]
    北苑研膏,方圭圆璧,名动万里京关。
    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烟。
    尊俎风流战胜,降春睡、开拓愁边。
    纤纤捧,香泉溅乳,金缕鹧鸪斑。
    相如,方病酒,一觞一咏,宾有群贤。
    便扶起灯前,醉玉颓山。
    搜揽胸中万卷,还倾动,三峡词源。
    归来晚,文君未寝,相对晓妆残。
  • 3
    [唐]
    天宇何其旷,江城坐自拘。
    层楼百馀尺,迢递在西隅。
    暇日时登眺,荒郊临故都。
    累累见陈迹,寂寂想雄图。
    古往山川在,今来郡邑殊。
    北疆虽入郑,东距岂防吴。
    几代传荆国,当时敌陕郛。
    上流空有处,中土复何虞。
    枕席夷三峡,关梁豁五湖。
    承平无异境,守隘莫论夫。
    自罢金门籍,来参竹使符。
    端居向林薮,微尚在桑榆。
    直似王陵憨,非如宁武愚。
    今兹对南浦,乘雁与双凫。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