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文昌桥》

玉马横江直接舻,青鳌长此镇名都。
川云占路通三峡,豀雪冲澜出五湖。
不愧授书初志遂,每思题柱此才无。
未须击楫苍茫里,坐见中流出画图。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人生理想的佳作。 首先,诗的开头“玉马横江直接舻,青鳌长此镇名都。”描绘了江景的壮丽和雄伟,玉马横跨江面,如同连接两岸的船只,青鳌则长久地镇守着这座名都。这里的“玉马”象征着高耸入云的江岸,横跨江面,象征着勇往直前的精神,“青鳌”则象征着这座城市的重要性和历史地位。 “川云占路通三峡,豀雪冲澜出五湖。”这两句描绘了江水的流向和壮阔景象,云彩和瀑布仿佛在为江水指引道路,穿过三峡,冲破五湖。这里的“川云”和“豀雪”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江水的气势和力量。 接下来,“不愧授书初志遂,每思题柱此才无。”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授书立功的志向的坚定和自信,尽管有这样的才华,却并没有急于追求功名利禄,而是希望能够在适当的时候展现自己的才能。这反映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追求。 最后,“未须击楫苍茫里,坐见中流出画图。”这两句是诗人的期待和憧憬,他并不急于追求功名,而是期待有一天能够像击楫中流一样,成为人生中的一道风景。这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风光和人生理想的描绘,表达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整首诗语言优美,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创作背景
《文昌桥》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文昌桥的修建和历史有关。文昌桥是中国江西省南昌市境内连接东湖区与西湖区的过江通道,位于赣江之上,是古时联系南北交通的重要通道。这首诗描写了文昌桥的壮丽景色,并赞颂了建造者的功绩。诗人通过对桥梁的描绘,表达了对古代工程技术的赞叹,以及对国家繁荣发展的期望。该诗在宋代广为传诵,成为了描绘文昌桥的经典之作。
相关诗词
  • 1
    [明]
    三省甲兵劳节制,八蛮烟雨入封提。
    雕弓晓射崖云裂,画角寒吹海月低。
    已喜皇威清海岱,邑封上将拜金泥。
  • 2
    [宋]
    君如碧鉴照英雄,我镜清寒印太空。
    请向文昌桥上看,碧天提出碧流中。
  • 3
    [唐]
    端拱复垂裳,长怀御远方。
    股肱申教义,戈剑靖要荒。
    命将绥边服,雄图出庙堂。
    三台入武帐,八座起文昌。
    宝胄匡韩主,华宗辅汉王。
    茂先惭博物,平子谢文章。
    尽节恢时佐,输诚御寇场。
    三军临朔野,驷马即戎行。
    鼓吹威夷狄,旌轩溢洛阳。
    云台先著美,今日更贻芳。
邱泰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