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久陆沈,遂作蛇豕墟。 诸公颇愤激,日上平边书。 览书帝震怒,欲下雷霆诛。 金城筑三洲,戈船浮五湖。 要令境土复,再似祖宗初。 谁其为民言,世独无郇模。 师克非在众,正当戒不虞。 讨论惟甲兵,此岂虞所须。 代思伊尹相,语忆皋陶都。 皮亡毛安附,体肆心自舒。 正宜询褐父,难以访绮襦。 君今幸得用,出驾班轮车。 为民盍尽言,轩冕真块苏。 区区但投劾,何贵于为儒。 春秋置桉上,开卷一轩渠。 傥能遵伯禽,焉在获侨如。 |
这首诗是作者对朝廷收复失地、重建山河的期盼,对无为而治的政治局面的渴望,对贤臣良将的期待,以及对自身进言之路的期许。 首段描绘了神州久陷沉沦,如同蛇豕之墟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国土沦丧的痛心。接着,作者表达了朝廷官员们对平定边疆的激愤,每日上书陈述平边之策。 第二段,作者描绘了朝廷下定决心,筑城立防,准备收复失地,恢复祖宗初期的山河。然而,作者也表达了对民间疾苦的关注,期待有贤能之人为民请命。 第三段,作者强调了军队在战争中的重要性,并提醒当政者应当做好防备不测的准备。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贤臣良将的期待,希望他们能够辅佐朝廷,安定国家。 第四段至第十段,作者对自身进行了反思,表达了对进言之路的期许,对自身责任的认识,以及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最后一段,作者表达了对朝廷能够听取良言的期盼,并对自己能够为朝廷尽言的信心和决心。整首诗充满了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和对自身责任的担当,是一首充满激情和责任感的诗篇。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未来的期盼和对自身责任的担当,是一首充满激情和责任感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