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雅琴篇》

亭亭峄阳树,落落千万寻。
独抱出云节,孤生不作林。
影摇绿波水,彩绚丹霞岑。
直干思有托,雅志期所任。
匠者果留盼,雕斫为雅琴。
文以楚山玉,错以昆吾金。
虬凤吐奇状,商徵含清音。
清音雅调感君子,一抚一弄怀知己。
不知钟期百年馀,还忆朝朝几千里。
马卿台上应芜没,阮籍帷前空已矣。
山情水意君不知,拂匣调弦为谁理。
调弦拂匣倍含情,况复空山秋月明。
陇水悲风已呜咽,离鹍别鹤更凄清。
将军塞外多奇操,中散林间有正声。
正声谐风雅,欲竟此曲谁知者。
自言幽隐乏先容,不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美峄阳树(一种峄山之阳出产的古柏)的高洁品格,并以此寄托自己的情怀。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峄阳树的独特风姿,并以此寄托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首联“亭亭峄阳树,落落千万寻”直接描绘峄阳树的高大挺拔,如同山峰耸立,独树成林,形象生动。 颔联“独抱出云节,孤生不作林”则运用了拟人手法,将峄阳树人格化,表达了其独立不倚、孤高自许的品格。 颈联“影摇绿波水,彩绚丹霞岑”则描绘了峄阳树在阳光下摇曳生姿的美丽景象,进一步烘托了其高洁的品格。 接下来几联,诗人借峄阳树自比,表达了自己对于高尚情操的追求,并期待能遇到知音。其中“匠者果留盼,雕斫为雅琴”表达了自己愿意被贤人赏识,施展才华的愿望。而“清音雅调感君子,一抚一弄怀知己”则表达了自己期待遇到知音、共鸣的愿望。 最后,诗人借峄阳树在荒芜之地仍然坚韧生长,表达了自己即使面临困境,也依然坚守高尚情操的决心。整首诗借物言志,寓意深远,充满了对高尚情操的赞美和对知音的期待。
创作背景
司马逸客的《雅琴篇》创作背景可能与唐代的文化氛围和社会环境有关。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繁荣的时期,诗歌、音乐、绘画等艺术形式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同时,唐朝的社会风气也较为开放包容,人们对于各种艺术形式的欣赏和追求也更为普遍。 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逸客可能受到了当时文化氛围的熏陶和影响,创作出了这首《雅琴篇》。此外,琴在唐代也是一种受到文人雅士喜爱的乐器,因此司马逸客可能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琴文化的热爱和推崇。 以上只是推测,如果需要更确切的创作背景,可能需要进一步查阅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上一首
《句》
相关诗词
  • 1
    [宋]
    秦赭凿填石,不受鞭箠考。
    零落楚江浒,相峙矗三岛。
    穿松得细径,据一陵二小。
    奔流浩浩来,五色烂华藻。
    至宝地不惜,绝境天所造。
    谁言两蛾黛,功夺京兆巧。
    终朝对颦蹙,似为今古恼。
    然犀矶沉沉,跨鲸月皎皎。
    丝纶三千丈,蒙冲百万櫂。
    天风吹过梦,多忧只空老。
    今者吾与子,所惬在幽讨。
    供帐莫匆匆,槃觞从草草。
    雅琴鼓一再,领此风日好。
    临崖发清啸,倚树或颠倒。
    礼存玉帛外,纵驰或一道。
    兴极不知归,白鸥破晴昊。
  • 2
    [唐]
    迢递天上直,寂寞丘中琴。
    忆尔山水韵,起予仁智心。
    凝情在正始,超想疏烦襟。
    凉生子夜后,月照禁垣深。
    远风霭兰气,微露清桐阴。
    方袭缁衣庆,永奉南薰吟。
  • 3
    [宋]
    吾有西山桐,栽之未盈握。
    所得从野人,移来自乔岳。
    节凝叶尚秘,根疏土自剥。
    匪为待篱鷃,庸将栖鸑鷟。
    异日成茂林,论材谁见擢。
    巨则为栋梁,微亦任楹桷。
    仍堪雅琴器,奏之反淳朴。
    大匠如顾怜,委躯愿雕斲。
司马逸客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