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戚逢人问所之,东流相送向京畿。 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 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 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 |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深刻思考。 首句“戚戚逢人问所之,东流相送向京畿”,诗人以一种悲戚的心情面对别人的询问,暗示了自己将要去往一个未知的地方,而这个地方并非他乡,而是他熟悉的京城。用“东流相送”这个词语,形象地描绘了旅途的艰辛和漫长,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未来的迷茫和不安。 “自甘逐客纫兰佩,不料平民著战衣”,诗人自比为一个被命运驱使的逐客,带着兰花佩,象征着自己的高洁和清雅。然而,当诗人来到乡村,却发现自己不得不穿上普通的战衣,参与战争。这种反差揭示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和困惑。 “树带荒村春冷落,江澄霁色雾霏微”,诗人描绘了乡村的荒凉和凄清,以及江水的澄澈和雾气弥漫的景象。这些景象为诗人的情感提供了背景,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孤独和无助感。 “时危道丧无才术,空手徘徊不忍归”,最后两句揭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和痛苦。诗人感叹时局的不利、道德的丧失以及自己无能无力,只能空手徘徊,不忍心回到家乡。这种矛盾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失望和对家乡的眷恋。 整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经历和感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失望。诗人通过对比、反衬等手法,将内心的情感与外在的景象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使读者能够深刻感受到诗人的情感和心境。同时,这首诗也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理想的追求,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