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山居八咏》

身闲依祖寺,志僻性多慵。
少室遗真旨,层楼起暮钟。
啜茶思好水,对月数诸峰。
有问山中趣,庭前是古松。
晚望虚庭物,心心见祖情。
烟开分岳色,雨雾减泉声。
远树猿长啸,层岩日乍明。
更堪论的意,林下笋新生。
一室尘埃外,翛然祗么常。
睡来开寝帐,钟动下禅床。
溪浸山光冷,秋凋木叶黄。
时提祖师意,欹石看斜阳。
西来真祖意,只在见闻中。
寒雁一声过,疏林几叶空。
心闲怜水石,身老怯霜风。
为报参玄者,山山月色同。
真性寂无机,尘尘祖佛师。
日明庭砌暖,霜苦药苗衰。
汲水和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表达自己隐居山中寺院的生活和心境的作品。通过对山中寺院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对禅宗的信仰。 首联“身闲依祖寺,志僻性多慵。”表达了作者在山中寺院的生活状态,他身闲无事,依附于祖寺,性格孤僻,性情慵懒。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享受。 颔联“少室遗真旨,层楼起暮钟。”通过描写山中寺院的建筑和钟声,表达了禅宗的真义。作者在这里用“少室”来代表禅宗的重要教义,同时也通过描写暮钟的声音,表达了对禅宗的信仰。 颈联“啜茶思好水,对月数诸峰。”进一步描绘了作者在山中寺院的生活细节,他喝茶时想着好水,对着月亮数着山峰,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享受和对自然的热爱。 尾联“为报参玄者,山山月色同。”作者通过告诉寻求真理的人,山山月色相同,表达了自己对禅宗的信仰和对山林生活的热爱。 整首诗通过对山中寺院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山林生活的喜爱和对禅宗的信仰。通过描写自然景色和寺院生活细节,展示了作者内心的平静和淡泊名利的态度。
创作背景
《山居八咏》是唐朝诗人常达创作的一组诗歌,描述了他在山居生活中的种种体悟和感受。这些诗歌描绘了自然风光的美好,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大自然的热爱。其中,《山居八咏》的创作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背景:唐朝时期,社会繁荣稳定,文化艺术发展达到了鼎盛时期。在这个背景下,许多文人雅士开始追求精神上的满足,寄情山水,寻求心灵的宁静与自由。 2. 个人经历:常达在唐朝官至拾遗,后因事被贬为江州刺史。在经历了官场的波折后,他选择辞官归隐,过上了山居生活。在山居生活中,他亲近自然,感受大自然的魅力,从而创作了这组诗歌。 综上所述,《山居八咏》的创作背景是唐朝社会繁荣稳定、文人雅士追求精神满足的时代背景,以及常达个人经历官场波折后选择归隐山居的生活背景。
相关诗词
  • 1
    [唐]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2
    [先秦]
    山居耕田苦。
    难以得食。
    起而为吏。
    身贪鄙者余财。
    不顾耻辱。
    身死家室富。
    又恐受赇枉法为奸触大罪。
    身死而家灭。
    贪吏安可为也。
    念为廉吏。
    奉法守职。
    竟死不敢为非。
    廉吏安可为也。
  • 3
    [唐]
    下泊降茅仙,萧闲隐洞天。
    杨君闲上法,司命驻流年。
    崦合桃花水,窗分柳谷烟。
    抱孙堪种树,倚杖问耘田。
    世事休相扰,浮名任一边。
    由来谢安石,不解饮灵泉。
常达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