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释奠诗》

正学昭昭责力行,湖湘一派到于今。
好翻愚岛词锋手,密察濂溪理窟心。
二水秋清严奠礼,九疑云近想韶音。
咏归也觉西风好,须信诗在泮林。
作品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并继承儒家的学习与实践精神。首先,诗人表达了对于正学(即儒家学问)的追求和责任,即责力行,意味着要求人们不仅要有理论知识,更要付诸实践。这种思想在湖湘学派中得到了传承,一直影响至今。 诗人进一步描述了这种精神的实践方式,尤其是翻读愚岛和密察濂溪等人的著作,以此深入探索并理解其中的道理。这表达了诗人对于深入学习和思考的重视,即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同时,他也赞扬了这些思想家为人类文明所做的贡献。 诗中提到的“二水秋清严奠礼”和“九疑云近想韶音”两句,则象征着儒家礼仪的重要性,以及对高尚道德的追求。这再次强调了诗人的价值观和追求。 最后,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归隐生活的满足,同时也坚信诗歌的力量。他希望人们能够相信诗歌的力量,就像相信泮林中的树一样。这表明诗人认为诗歌是一种强大的表达方式,可以传达情感、思想和价值观。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儒家学习与实践精神的热爱和追求,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信念。它提醒我们,无论在何处,我们都应该追求真理、道德和智慧,同时也要珍视并传承这些精神。
创作背景
《释奠诗》是宋朝诗人虞展为了颂扬孔子及其思想而创作的诗歌。在宋朝,释奠是一种祭祀孔子的礼仪,非常受到重视。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社会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首先,宋朝是一个重视文化、尊崇儒学的时代。孔子作为儒学的创始人,自然备受推崇。因此,虞展通过《释奠诗》表达对孔子的敬仰和颂扬,也是顺应了当时的社会风气。 其次,释奠礼仪本身也是一种重要的官方活动,体现了国家对孔子及其思想的重视。虞展作为诗人,通过诗歌的形式来歌颂这种礼仪,也是一种文学创作的表现。 综上所述,《释奠诗》的创作背景与宋朝尊儒重文的社会文化环境以及释奠礼仪的官方重视密切相关。
相关诗词
  • 1
    [隋]
    敬逊三德。
    厥修六艺。
    师圣发蒙。
    尊儒启滞。
    若括资羽。
    如金待砺。
    雅道聿兴。
    教学无替。
  • 2
    [隋]
    希代明王。
    应期圣主。
    裁成品物。
    奄有区宇。
    篇籍芬场。
    尉书照府。
    笼猌七十。
    驱驭三五。
  • 3
    [隋]
    于赫上嗣。
    毓德元良。
    崇贤既辟。
    驰道飞芳。
    仪刑震象。
    问望离方。
    夏戈秋钥。
    日就月将。
虞展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