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吊刘烈士炳生》

张楚相从大泽乡,为忧时局刳肝肠。
凤麟在野终罹网,燕雀何心尚处堂。
未报秦庭人下殿,愁闻梁苑狱飞霜。
何时北伐陈师旅?
拨尽阴霾见太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一些解读: 首句“张楚相从大泽乡,为忧时局刳肝肠”,描述了当时楚相(可能是指张良)从大泽乡出发,为了忧虑时局而呕心沥血。大泽乡是秦末农民起义的爆发地,楚相在此出发,象征着对时局的深深关切。 “凤麟在野终罹网,燕雀何心尚处堂”两句,借用凤凰和麒麟被困在原野上,却遭受罗网之灾的困境,反衬燕雀这种本应自由飞翔的鸟却仍在堂上安然处之。这里借喻贤能之士在国家危难之时无法施展才华,而那些无德无能之辈却身居高位。 “未报秦庭人下殿,愁闻梁苑狱飞霜”两句,表达了对秦庭(秦朝朝廷)未灭而赦免敌人的遗憾,同时也表达了对梁苑(汉代梁孝王之宫苑)冤案的担忧。这两句是对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的忧虑。 “何时北伐陈师旅?拨尽阴霾见太阳”两句,表达了对未来北伐、驱散黑暗、重见阳光的期待。这既是诗人的期望,也是他坚信国家能够摆脱困境、重获光明的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充满了对时局的关切和对未来的期待,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现实的忧虑和期望。诗人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前途的深深关切,在这首诗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
创作背景
《吊刘烈士炳生》是近代诗人柳亚子所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刘道一烈士牺牲的事件。刘道一是中国同盟会会员,湘赣边秋收起义领导人之一,他在1906年参与萍浏醴起义,失败后不屈被捕,最终英勇就义。柳亚子听闻此事后,感到悲痛和愤怒,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烈士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同时也对清政府的残暴统治表示愤怒和抗议。
相关诗词
  • 1
    [魏晋]
    神龟虽寿,犹有竟时。
    腾蛇乘雾,终为土灰。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养怡之福,可得永年。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2
    [魏晋]
    飞观百余尺,临牖御棂轩。
    远望周千里,朝夕见平原。
    烈士多悲心,小人偷自闲。
    国仇亮不塞,甘心思丧元。
    抚剑西南望,思欲赴太山。
    弦急悲声发,聆我慷慨言。
  • 3
    [唐]
    故都遥想草萋萋,上帝深疑亦自迷。
    塞雁已侵池籞宿,宫鸦犹恋女墙啼。
    天涯烈士空垂涕,地下强魂必噬脐。
    掩鼻计成终不觉,冯驩无路斅鸣鸡。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