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甲寅岁除》

老戴黄冠备扫除,空餐忽忽岁云徂。
击衔每愧监临旷,书考犹欣过犯无。
地主多情馈椒酒,阍人失职废桃符。
绝怜榾柮通红火,不与吾儿共地炉。
作品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年老的戴黄冠的人,在岁月流逝中做着扫除的工作。他感到自己的生活空虚,时光匆匆。在工作中,他常常感到愧疚,因为没有尽到监管的责任。然而,令他欣慰的是,他没有犯下过错。诗中还提到了地主赠送椒酒,守门人没有尽职,以及诗人可怜榾柮通红火,却无法与儿子共享地炉的温暖。 其次,从艺术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形象生动的描绘手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例如,“老戴黄冠备扫除”一句,既描绘了人物的外貌特征,又暗示了人物的身份和地位。“空餐忽忽岁云徂”一句则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传达出时光易逝的无奈之情。 再次,从主题思想上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年老、时光流逝、工作失职等问题的思考和感慨。同时,通过描绘地主赠送椒酒和诗人无法与儿子共享地炉的温暖等情节,也表现了诗人对于人情冷暖和社会不公的感叹。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手法和深刻的主题思想,展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情感,引发了读者对于人生和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甲寅岁除》是宋代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政治腐败,国势衰微的时期。当时,金兵不断南侵,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状态,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民族危亡的悲痛。 其次,从诗人的个人经历来看,刘克庄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诗人,他多次上书言事,力陈抗金救国之策,但未被采纳。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对国事的关心和无奈。 最后,从诗歌内容来看,《甲寅岁除》描写了除夕之夜的景象,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诗歌中也透露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未来的忧虑。 综上所述,《甲寅岁除》的创作背景涉及到历史、个人经历以及诗歌内容等多个方面。
相关诗词
  • 1
    [唐]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 2
    [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 3
    [宋]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