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杂咏一百首·伯夷》

木主来西土,檀车济孟津。
只应千万世,瞻仰首阳人。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崇高而悲壮的氛围,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忠诚和坚守道德底线的赞美。 首句“木主来西土”中,“木主”指的是木制的神主牌位,“西土”则可能指西方边远之地。这句诗描绘了一种神圣而庄严的场景,可能是在进行某种重要的祭祀或迁徙活动。 次句“檀车济孟津”中,“檀车”指的是用檀木制成的车,通常用于重要的祭祀或礼仪场合;“孟津”则是一个地名,可能象征着一种艰难的渡河过程。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壮观而神圣的画面,充满了庄重和肃穆之感。 末两句“只应千万世,瞻仰首阳人”表达了对历史上坚守道德底线、英勇忠诚的人物的敬仰和赞美。“首阳人”指的是历史上以死守节、拒不降敌的英雄人物。诗人通过这两句诗,传达了对这些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也表达了对后人传承和发扬这种精神的期望。 整首诗在庄重、肃穆的氛围中,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英勇、忠诚和坚守道德底线的赞美,同时也体现了对后人传承这种精神的期望。
创作背景
《杂咏一百首·伯夷》是宋代的诗人刘克庄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是以伯夷、叔齐拒绝吃周粟,并最终饿死于首阳山的故事为背景创作的。诗人通过赞美伯夷、叔齐的高尚气节,表达了对于坚持原则、忠诚于自己信仰的人的崇敬之情。同时,也通过这个故事,反衬出当时社会的一些虚伪和浮躁风气,具有一定的讽刺意味。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