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未开梅》

老树天机早,潜回一点春。
寒梢方蓓蕾,玉骨已精神。
冷淡看前辈,芳菲总后尘。
更须香共色,未是览花人。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老树的诗,诗人以老树为题材,表现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以及生命的轮回和更迭。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老树天机早,潜回一点春”,描述了老树在寒冷的冬季中,却早早地蕴含了春天的生机。“天机”二字,表达了老树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生命的活力。尽管环境恶劣,但老树仍然保持着生命的活力,这一点春天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坚韧和顽强。 颔联“寒梢方蓓蕾,玉骨已精神”,进一步描绘了老树的枝头,虽然还是寒冷的冬季,但已经有了花蕾的雏形。“玉骨”二字,形象地表现了老树的坚韧和刚毅。这一联的描绘,使得老树的形象更加立体和生动。 颈联“冷淡看前辈,芳菲总后尘”,诗人以“冷淡”和“芳菲”对比,表现了老树和其他花卉的不同。老树看似冷淡,但其实是内敛而坚韧的,而其他的花卉虽然芳菲艳丽,但总是落在老树之后。这一对比,更加凸显了老树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尾联“更须香共色,未是览花人”,诗人提出了对于赏花人的期望,认为赏花人应该更加注重花的香气和色彩,而不仅仅是看花的外形。这也是诗人对于生命的深刻体悟,认为生命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外表的美丽,更在于内在的品质和精神。 整首诗以老树为题材,表现了生命的坚韧和顽强,以及生命的轮回和更迭。诗人通过对老树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于生命的深刻理解和体悟。同时,诗人也通过对赏花人的期望,提醒人们应该更加注重生命的内在品质和精神。
创作背景
**《未开梅》的创作背景与刘克庄的经历密切相关**。嘉定十七年(1224年),刘克庄担任建阳令,而建阳位于福建北部,当时属于荒僻之地。诗人身处这样的环境中,难免感到孤独和失落。为了抒发自己遭贬斥的牢骚,同时对当政者进行委婉的讥刺,他创作了这首诗。
相关诗词
  • 1
    [唐]
    久客逢馀闰,他乡别故人。
    自然堪下泪,谁忍望征尘。
    江上风烟积,山幽云雾多。
    送君南浦外,还望将如何。
    桂轺虽不驻,兰筵幸未开。
    林塘风月赏,还待故人来。
    霜华净天末,雾色笼江际。
    客子常畏人,何为久留滞。
  • 2
    [宋]
    曲角深帘隐洞房。
    正嫌玉骨易愁黄。
    好花偏占一秋香。
    夜气清时初傍枕,晓光分处未开窗。
    可怜人似月中孀。
  • 3
    [唐]
    结根挺涯涘,垂影覆清浅。
    睡脸寒未开,懒腰晴更软。
    摇空条已重,拂水带方展。
    似醉烟景凝,如愁月露泫。
    丝长鱼误恐,枝弱禽惊践。
    长别几多情,含春任攀搴。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