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北山作》

骨法枯闲甚,惟堪作隐君。
山行忘路脉,野坐认天文。
字瘦偏题石,诗寒半说云。
近来仍喜聩,闲事不曾闻。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隐逸风味的诗,刻画了一个超脱世俗、寄情山水的隐者形象。诗中的“骨法枯闲甚,惟堪作隐君”描绘了主人公的清瘦与闲适,表明他只有隐逸的气质,适合在山林间过着清净的生活。 接下来,“山行忘路脉,野坐认天文”进一步描绘了隐者的生活状态,他在山行中忘记了路途,坐在野外观察天文,体现了他与自然的融为一体,忘却世俗纷扰。 “字瘦偏题石,诗寒半说云”则是描述隐者的诗意生活,他的诗字瘦削而有力,像刻在石头上的字一样坚硬,诗句清寒如同半空中的云,这显示出隐者内心的坚韧与高远。 最后的“近来仍喜聩,闲事不曾闻”反映了隐者对世俗生活的疏离,他近来喜欢耳聋,不问世事,进一步表明了他超脱世俗的态度。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隐者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隐逸生活,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赞美。
创作背景
《北山作》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诗,创作背景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考虑: 1. 社会背景:刘克庄生活在南宋朝廷偏安江南的时期,当时国家分裂,外族入侵,社会动荡不安。这样的社会背景对他的创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2. 个人经历:刘克庄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均未能中第,后虽得官,却多遭贬谪。他的个人经历也对他的诗歌创作产生了影响。 3. 自然山水:诗歌中提到了“北山”,这可能是刘克庄在某个地方看到了北山的景色,产生了创作的灵感。 综上所述,《北山作》的创作背景包括了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和自然山水等多方面的因素。
相关诗词
  • 1
    [清]
    此去东山又北山,镜中强半尚红颜。
    白云出处从无例,独往人间竟独还。
  • 2
    [唐]
    北山白云里,隐者自怡悦。
    相望试登高,心随雁飞灭。
    愁因薄暮起,兴是清秋发。
    时见归村人,沙行渡头歇。
    天边树若荠,江畔洲如月。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
  • 3
    [唐]
    南山北山树冥冥,猛虎白日绕林行。
    向晚一身当道食, 山中麋鹿尽无声。
    年年养子在深谷,雌雄上山不相逐。
    谷中近窟有山村,长向村家取黄犊。
    五陵年少不敢射,空来林下看行迹。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