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答敖茂才》

太傅品胡儿,樊川誉阿宜。
既为诸父赏,焉用外人知。
晓月家山梦,秋风客舍诗。
桐城逢汝伯,一为说相思。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亲情和思念的诗。首联“太傅品胡儿,樊川誉阿宜”以太傅和樊川两位历史人物的品评为引子,赞美了诗中的主人公。“胡儿”和“阿宜”可能是指主人公的子女或晚辈,表现出对其品性和才华的肯定。 颔联“既为诸父赏,焉用外人知”说明主人公的优秀品质不仅为父辈所赞赏,而且不需要外界的了解和认可,进一步凸显了其高尚的人格。 颈联“晓月家山梦,秋风客舍诗”以景生情,通过晓月、家山、秋风和客舍等意象,表达了主人公对家乡的思念以及对远在他乡的亲人朋友的牵挂。 尾联“桐城逢汝伯,一为说相思”通过一个在桐城遇见亲人的场景,表达了主人公内心的相思之情。同时,“一为说相思”也呼应了整首诗的主题,强化了亲情和思念的主题。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通过运用历史典故和意象手法,生动地展现了亲情、友情和思念等主题,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创作背景
《答敖茂才》是宋朝诗人刘克庄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 1. 社会历史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思想的重要手段。同时,宋朝也是士人阶层活跃,各种学派思想交织的时期。这种社会背景为文人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和灵感。 2. 人际交往背景:刘克庄与敖茂才之间可能有着深厚的友情,他们通过诗词来交流情感,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这首诗可能就是刘克庄为了回应敖茂才的某种情感或思想而创作的。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涉及到社会历史环境以及作者的个人生活经历,这些因素共同影响了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表达。
相关诗词
  • 1
    [现代]
    茂才不知书,孝廉父别居。
    人言何足惜,天生德於予。
  • 2
    [明]
    风雨朝来罢灌园,东篱散发望郊原。
    林深如在青山里,忘却君家住对门。
  • 3
    [明]
    寻君复不遇,长啸出林间。
    草满池中水,蓬高屋外山。
    夕阳看鸟尽,秋色任云闲。
    爱尔幽居好,归来亦闭关。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