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水平湖,夕阳低树。 扁舟还觅来时路。 到城料得几多程,停桡为欲寻僧去。 沓沓松萝,泠泠钟鼓。 上方更在云深处。 鬓丝禅榻话今宵,从师 |
这是一首描绘秋天景色和寻找僧人禅话的诗。整首诗情境深远,意境幽雅,充满了宁静、内敛的美感。 首句“秋水平湖,夕阳低树。”用浓墨重彩的笔触描绘了秋天的景色,平静的湖水映照着秋天的色彩,夕阳低垂在树梢上,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沉的氛围。 “扁舟还觅来时路。”这句诗表达了诗人乘坐小船,寻找来时的路,展现了一种追寻、探索的意境。 “到城料得几多程,停桡为欲寻僧去。”诗人估算着到城的距离,然后停下船桨,决定去寻找僧人。这里的“寻僧去”引出了诗歌的下半部分,即诗人的寻僧之旅。 “沓沓松萝,泠泠钟鼓。”这两句诗描绘了寺庙的环境,松萝密集,钟鼓之声清脆悠扬,给人一种静谧、神秘的感觉。 “上方更在云深处。”这句诗表达了寺庙的高远和幽静,让人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向往高洁的情怀。 最后的“鬓丝禅榻话今宵,从师”描述了诗人在禅榻上与僧人谈话的情景,他们谈论着今晚的话题,师从僧人的教诲。这里的“鬓丝”形象地描绘了诗人的年老,“禅榻”则表现了诗人的虔诚和虚心求教的态度。 整首诗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以寻找僧人为主线,通过自然景色和寺庙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与僧人的交流,表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佛教文化的敬仰。诗歌的意境深远,语言优美,是一首值得细品的佳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