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瑞鹤仙·杏烟娇湿鬓》

杏烟娇湿鬓。
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
回头翠楼近。
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
归鞭隐隐。
便不念、芳盟未稳。
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园花信。


谁问。
听歌窗罅,倚月钩阑,旧家轻俊。
芳心一寸。
相思后,总灰尽。
奈春风多事,吹花摇柳,也把幽情唤醒。
对南溪、桃萼翻红,又成瘦损。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婉转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杏烟娇湿鬓,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诗的开篇以杏烟、杜若、楚衣等意象,勾勒出一个淡雅而又充满韵味的画面,既描绘了环境的优美,又暗示了人物的气质。 “回头翠楼近,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这里诗人通过“回头”、“指”等动作,以及“翠楼”、“鸳鸯沙”等场所,细腻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 “归鞭隐隐,便不念、芳盟未稳。”此句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无法释怀的纠结,尽管归心似箭,但却无法忘却曾经的约定。 “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园花信。”箫声吹落,故园花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下阕“谁问,听歌窗罅,倚月钩阑,旧家轻俊。”以问句开头,通过描绘旧家轻俊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芳心一寸,相思后,总灰尽。”此句表达了诗人的相思之苦,芳心灰尽,可见其情感之深厚。 “奈春风多事,吹花摇柳,也把幽情唤醒。”春风吹动,花摇柳舞,这些春天的景象唤醒了诗人的幽情。 “对南溪、桃萼翻红,又成瘦损。”面对南溪,桃萼翻红,诗人因思念而瘦损。这里的“瘦损”与前面的“芳心灰尽”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婉转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创作背景
史达祖的《瑞鹤仙·杏烟娇湿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以下两个因素有关: 1. 感情经历:史达祖可能曾有一段深刻的感情经历,这首词可能是他为了表达对曾经相爱的女伴的深情而写的。词中采用种种比喻手法,如“杏烟娇湿鬓”、“脸霞红印枕”,曲折地表达了作者对恋人的思念和眷恋。 2. 社会背景:史达祖生活在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局势动荡,外族入侵,民生凋敝。作为一位南宋官吏,史达祖可能深感国家危亡之痛,这首词也可能寓含了他对故国沦亡的悲痛和忧思。 综上所述,史达祖的《瑞鹤仙·杏烟娇湿鬓》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他的感情经历和社会背景有关,这首词也因此具有了深刻的个人情感和社会历史内涵。
相关诗词
  • 1
    [当代]
    雁霜寒透,正月云轻,嫩冰犹薄。
    溪奁照梳掠,想含香弄粉,靓妆难学。
    玉肌瘦弱,更重重龙绡衬著,倚东风,一笑嫣然,转盼万花羞落。
    寂寞家山何在,雪後园林,水边楼阁。
    瑶池旧约,麟鸿更仗谁托。
    粉蝶儿只解寻花觅柳,开遍南枝未觉。
    但伤心,冷淡黄昏,数声画角。
  • 2
    [金]
    晓溪烟曳缕。
    乍润入芳草,东风吹雨。
    桃花破冰渚。
    看葡萄东涨,孤舟掀舞。
    沿吴溯楚。
    记孤烟、相对夜语。
    到而今醉里,听打小窗,梦随双橹。
    羁旅馀生飘荡,地角天涯,故人何许。
    离肠最苦。
    思君意,渺南浦。
    会收身却向,小山丛桂,重寻林下旧侣。
    把千岩万壑云霞,暮年占取。
  • 3
    [元]
    晓窗寒气峭。
    问小槽滴後,真珠多少。
    博山寿烟袅。
    向百花头上,梅花开了。
    金尊频倒。
    甚坐间、犹恨杯小。
    记去年今日,大家同庆,太平佳兆。
    堪笑。
    浮云世事,流水生涯,南柯梦觉。
    风光正好。
    欲退时、何似闻早。
    把俗缘抛尽,逍遥林下,青松长伴难老。
    与鹤鸣立个家风,作千年调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