杏烟娇湿鬓。 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 回头翠楼近。 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 归鞭隐隐。 便不念、芳盟未稳。 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园花信。 谁问。 听歌窗罅,倚月钩阑,旧家轻俊。 芳心一寸。 相思后,总灰尽。 奈春风多事,吹花摇柳,也把幽情唤醒。 对南溪、桃萼翻红,又成瘦损。 |
这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婉转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杏烟娇湿鬓,过杜若汀洲,楚衣香润。”诗的开篇以杏烟、杜若、楚衣等意象,勾勒出一个淡雅而又充满韵味的画面,既描绘了环境的优美,又暗示了人物的气质。 “回头翠楼近,指鸳鸯沙上,暗藏春恨。”这里诗人通过“回头”、“指”等动作,以及“翠楼”、“鸳鸯沙”等场所,细腻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情感。 “归鞭隐隐,便不念、芳盟未稳。”此句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忧虑和无法释怀的纠结,尽管归心似箭,但却无法忘却曾经的约定。 “自箫声、吹落云东,再数故园花信。”箫声吹落,故园花信,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下阕“谁问,听歌窗罅,倚月钩阑,旧家轻俊。”以问句开头,通过描绘旧家轻俊的场景,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 “芳心一寸,相思后,总灰尽。”此句表达了诗人的相思之苦,芳心灰尽,可见其情感之深厚。 “奈春风多事,吹花摇柳,也把幽情唤醒。”春风吹动,花摇柳舞,这些春天的景象唤醒了诗人的幽情。 “对南溪、桃萼翻红,又成瘦损。”面对南溪,桃萼翻红,诗人因思念而瘦损。这里的“瘦损”与前面的“芳心灰尽”相呼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 整首诗意境深远,情感细腻,通过丰富的意象和婉转的语言,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