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左山右昂}山禹庙石柱》

洞庭之阴小山幽,百灵雄卫来高邱。
我当十月值乱离,攜家远逐湖之洲。
湖光接天晚浪静,树色照野晴云浮。
霜黄林头橘柚熟,日冷波底蛟龙愁。
北方兵马想已到,南国城郭谁能收。
我今买酒且消忧,醉舞拔剑挥斗牛。
会须投笔去封侯,斩取盗贼清南州。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诗人通过对洞庭湖畔小山幽静、明丽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乱世生活的厌倦。 首联“洞庭之阴小山幽,百灵雄卫来高邱”描绘了小山幽静、高大的特点,为全诗定下了基调。颔联“我当十月值乱离,携家远逐湖之洲”交代了诗人乱世离家、漂泊湖上的背景,为后文抒发情感做了铺垫。颈联“湖光接天晚浪静,树色照野晴云浮”生动地描绘了湖光粼粼、树色青翠的景象,展现了小山周围的美景。同时,“霜黄林头橘柚熟,日冷波底蛟龙愁”一句又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乱的忧虑。 尾联“我今买酒且消忧,醉舞拔剑挥斗牛”表现了诗人面对乱世、忧心忡忡的无奈和苦闷,但他也表示要用酒消愁,挥剑斩贼,表现出一种不屈不挠的精神。最后,“会须投笔去封侯,斩取盗贼清南州”则表达了诗人投笔从戎、扫清乱世的决心,这种决心来自于他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乱世的忧虑。 全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乱世生活的厌倦,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投笔从戎、扫清乱世的决心。整首诗给人以美的享受,是一首优秀的山水诗。
创作背景
《题{左山右昂}山禹庙石柱》是宋朝诗人徐雪庐创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大禹治水的故事紧密相关。据说大禹为了治理洪水,曾三过家门而不入,其公而忘私的精神成为千古传颂的美德。徐雪庐在游览{左山右昂}山禹庙时,被大禹的精神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诗,表达了对大禹治水功绩的敬仰和赞美之情。 以上仅是简要背景介绍,如需了解更多,可以查阅相关资料或咨询专业人士。
相关诗词
  • 1
    [元]
    金刹璇题入绛霄,望江犹自记前朝。
    群臣痛洒新亭泪,孱主方看浙水潮。
    故物苍龙蟠石柱,当时丹凤听箫韶。
    属镂一夜英雄老,曾见鸱夷恨未销。
  • 2
    [宋]
    石柱山前烟在川,金鹅浦口浪黏天。
    北人凄断南人笑,愁水愁风最可怜。
  • 3
    [宋]
    炼形仙入天聪洞,卓锡僧归石柱庵。
    穷胜不知天已晚,归来药径月盈篮。
徐雪庐的其他作品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