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机手自训三珠,彤史遗芳未必如。 子贵面槐陪国论,母贤画荻课儿书。 百官未讲回班礼,千乘空多送葬车。 曾忝枢庭文字友,束刍无路酹丘墟。 |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贤母的形象,以及她对子女的良好教育和影响。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断机手自训三珠,彤史遗芳未必如。”描绘了母亲断机教子的形象,展现出她对子女教育的重视和用心。“三珠”喻指母亲的三个孩子,“彤史遗芳”则是指历史上传下来的美好风范。这里诗人通过对比,暗示这位母亲的教育方式可能比传统的教育方式更为有效和深入。 颔联“子贵面槐陪国论,母贤画荻课儿书。”进一步展现了这位母亲的贤良和子女的成才。儿子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面槐谈论国家大事,而母亲则用画荻的方式教导儿子读书。这两句诗既赞美了母亲的贤良,也表现了她的教育成果。 颈联“百官未讲回班礼,千乘空多送葬车。”诗人通过描绘百官未讲回班礼,千乘空多送葬车的场景,表现了人们对这位贤母的敬仰和悼念。这种场面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这位母亲的伟大和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尾联“曾忝枢庭文字友,束刍无路酹丘墟。”诗人表示自己曾经与这位贤母是文字之友,但现在却无法亲自前往祭奠她,感到十分遗憾。“束刍无路”表达了诗人的无奈和哀思,“酹丘墟”则是对逝者的敬意和怀念。 整首诗通过对一位贤母的形象描绘,展现了母爱的伟大和教育的重要性,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怀念和敬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