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客嫖姚与伏波,惯骑生马拥雕戈。 金台有命终须筑,铁砚无功亦且磨。 见说帛书来汝洛,又传毡帐迫淮河。 只今西北多机会,吾子南归意若何。 |
这是一首充满豪情壮志的诗,描绘了一位勇猛果敢、战功卓著的武将形象。诗人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热烈的赞美,表达了对这位武将的敬仰和钦佩之情。 首联“曾客嫖姚与伏波,惯骑生马拥雕戈”,以浓烈的色彩描绘了武将的勇猛和果敢。诗人在这里使用了“嫖姚”和“伏波”两个典故,分别代指汉代名将霍去病和马援,以此来比喻这位武将的英勇善战。同时,“惯骑生马拥雕戈”一句,进一步展现了武将的悍勇和威风。 颔联“金台有命终须筑,铁砚无功亦且磨”,引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了武将忠于职守、不屈不挠的精神。“金台”指筑台拜将,“铁砚”指铁铸的砚台,比喻坚定的意志。这两句诗表达了武将即使面临艰难困苦,也会坚定不移地执行任务。 颈联“见说帛书来汝洛,又传毡帐迫淮河”,通过“帛书”和“毡帐”两个意象,描绘了战事的紧迫和严峻。“帛书”指紧急军情,“毡帐”指敌军营地,这两句诗表达了战局的紧张和武将面临的巨大压力。 尾联“只今西北多机会,吾子南归意若何”,以问句作结,表达了诗人对武将未来前程的关切和期待。诗人通过“西北多机会”一句,暗示了武将未来有更多的建功立业的机会,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武将的深厚情谊。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热烈的赞美,展现了一位勇猛果敢、战功卓著的武将形象,表达了诗人对这位武将的敬仰和钦佩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典故和意象的运用,使诗歌具有了丰富的内涵和深远的意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