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七月初七夜渡黄河》

长河界破东南天,怒涛日夜如奔川。
此行适逢七月夕,妖氛散作空中烟。
牛郎织女涉清浅,支机石上今何年。
扬帆一纵万里目,身世恍若槎中仙。
仰看银河忽倒泻,月明风露何娟娟。
狂来拔剑斫河水,欲与祖逖争雄鞭。
扣舷把酒酹河伯,低头细看河清涟。
平生此怀具已久,到此欲说空回旋。
嗟予不晓神灵意,咫尺雷雨心茫然。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长河壮景并抒发豪情壮志的诗。诗人以长河为界,展现了东南天际的壮阔,怒涛奔涌,犹如日夜不停的川流。诗人在七月夕的夜晚,感受到空中的妖氛消散,牛郎织女在清浅的河水中行走,不禁引发了对支机石上年份的疑问。 扬帆向前,一眼望去,万里长河,身世恍若仙境中的神仙。仰望银河,仿佛瞬间倒泻,月明风露,美景非常。诗人狂放不羁,拔剑欲砍河水,欲与祖逖争夺雄鞭。扣住船舷,把酒洒向河伯,低头细看河水的清涟。诗人平生怀抱壮志,到此境地,却欲言又止,心回旋不已。 然而,诗人并不理解神灵的心意,面对咫尺之间的雷雨,心中茫然。整首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浪漫想象,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迷茫。通过对长河景色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同时也展现了自己的豪情壮志和内心感受。
创作背景
《七月初七夜渡黄河》是宋末元初诗人汪元量创作的一组诗,描述了他在七月初七夜晚渡过黄河时的所见所感。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事件和汪元量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 首先,从历史背景来看,这首诗创作于宋末元初,当时中国正处于朝代更迭的时期。元朝军队攻占了宋朝的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并迫使宋朝皇室南渡至临安(今浙江杭州)。这一历史事件对当时的社会和人民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也为诗人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背景。 其次,从诗人个人的经历来看,汪元量是一位南宋遗民诗人,他亲身经历了宋朝的衰落和元朝的兴起。他的诗歌多表达了对故国的思念和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在渡过黄河时,他感受到了黄河的雄伟壮观,同时也体会到了历史的沧桑和人生的无常。 综上所述,《七月初七夜渡黄河》这组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事件和诗人的个人经历密切相关,表达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人生经历的深刻思考和感慨。
相关诗词
  • 1
    [宋]
    河似琉璃底,水行空影中。
    槎浮应恍惚,星会恐朦胧。
    七月初七夜,一年须一逢。
    经躔那有此,吾欲问天公。
  • 2
    [未知]
    色分蓝叶青,声比磬中鸣。
    七月初七夜,吾当示汝形。
  • 3
    [唐]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