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挽林推官内方孺人》

身畔无钗泽,何由葬礼奢。
明时选人妇,先帝近臣家。
白首持巾帨,青灯楫苎麻。
寺西同窆处,风日怆寒笳。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哀思的五言古诗,主要描绘了一个妇人因为身边没有钗泽等装饰品,无法为逝去的亲人举行奢华的葬礼,表现了她对逝者的深深怀念和对生活的无奈感慨。 首联“身畔无钗泽,何由葬礼奢”,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了妇人因为贫穷,无法给予逝去的亲人奢华的葬礼,这其中充满了无奈和哀思。 颔联“明时选人妇,先帝近臣家”,通过交代妇人的身份,进一步揭示了她现在的困境和过去的荣华,这种对比更加突显了她现在的落魄和无奈。 颈联“白首持巾帨,青灯楫苎麻”,通过描绘妇人在青灯下勤劳持家的形象,表现了她的坚韧和勤劳,同时也反映出她生活的艰辛。 尾联“寺西同窆处,风日怆寒笳”,以景结情,通过描述寺庙西边墓地凄凉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妇人的哀思和生活的无奈。 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妇人因为贫穷而无法给予逝去的亲人奢华葬礼的场景,通过她的哀思和无奈,反映了生活的艰辛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同情和感慨。
创作背景
《挽林推官内方孺人》是宋朝诗人刘克庄创作的一首悼亡诗,为挽悼一位姓林的推官(地方官员)的夫人而写。在古代,官员的夫人通常被称为“孺人”。通过标题,我们可以推断这首诗是为了纪念和赞美这位逝去的孺人。 创作背景方面,可能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1. 与逝者的关系:刘克庄可能与这位林推官有某种职务上的往来或私交,因此感到有必要为其夫人写一首挽诗。 2. 社会习俗与礼仪:在古代,为逝者写挽诗或挽联是一种表示敬意和缅怀的社交习俗。刘克庄可能受此习俗影响,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哀思。 3. 对逝者的敬意和赞美:诗歌内容可能涉及对逝者品德、行为或一生的赞美,展现了她的美德、贤淑和贞节。 总体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与刘克庄与逝者的关系、当时的社交习俗以及对逝者的敬意和赞美有关。
相关诗词
  • 1
    [唐]
    武帝升天留法曲,凄情掩抑弦柱促。
    上阳宫人怨青苔,此夜想夫怜碧玉。
    思妇高楼刺壁窥,愁猿叫月鹦呼儿。
    寸心十指有长短,妙入神处无人知。
    独把梁州凡几拍,风沙对面胡秦隔。
    听中忘却前溪碧,醉后犹疑边草白。
  • 2
    [清]
    笼翮思飞孰与哀,哺雏未返母先摧。
    茫茫纵使重霄彻,杳杳难将万古回。
    厨下米薪如手办,堂前风雨莫花开。
    读书两字从头误,直悔男儿堕地来。
  • 3
    [明]
    旭日深闺侍宴温,如云上客颂玙璠。
    十年不负丸熊意,三岁长怀化鹤魂。
    广被早容寒士接,<门为>门时共族人言。
    他年相业归田稷,古道由来寿母敦。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