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醉歌》

伯颜丞相吕将军,收了江南不杀人。
昨日太皇请茶饭,满朝朱紫尽降臣。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伯颜丞相和吕将军收复江南后的场景,表现出他们的威严和仁爱之心,以及朝廷中降臣的恭顺态度。整首诗流淌着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历史的深刻思考和反思。 首句“伯颜丞相吕将军”直接点明了诗中的主要人物,伯颜和吕将军,两位英勇无畏、威武霸气的将领。他们的出现,给人一种稳重、庄严的感觉,同时也展现了他们在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和地位。 次句“收了江南不杀人”则进一步表现了伯颜和吕将军的英勇和仁爱之心。他们收复了江南,但却没有屠杀百姓,这种人性化的战争方式,让人感受到他们的威严和仁爱,也反映了战争向和平过渡的主题。 第三句“昨日太皇请茶饭”通过一个具体的场景,描述了朝廷对伯颜和吕将军的尊重和感激之情。太皇亲自邀请他们用餐,这种殊荣,进一步表现了他们的地位和功勋。 最后一句“满朝朱紫尽降臣”则描述了朝廷中满朝的官员都成为了降臣,恭顺地臣服于新的统治者。这一描述,进一步凸显了伯颜和吕将军的威严和气势,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更迭。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伯颜和吕将军的描述,展现了他们的英勇和仁爱之心,同时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更迭。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流畅,表达了作者对英雄人物的崇敬之情,也引发了读者对历史的思考和反思。
创作背景
汪元量的《醉歌》的创作背景是南宋朝廷的投降和亡国。这首诗描述了南宋最后一个太皇太后谢道清签署降表,向元军投降的历史事件。当时,元军已经占领了南宋的大部分领土,南宋朝廷面临巨大的压力。在这样的背景下,汪元量作为宫廷琴师和幼主的老师,亲身经历了这个历史事件,并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他的悲痛和愤慨之情。 在诗中,汪元量描绘了南宋君臣等待天明签署降表的惊惶凄惨景象,以及太皇太后谢道清的无奈和悲惨。他通过比兴的手法,以荆棘和乌鸦来比喻亡国的悲凉,以红梅被误认为杏花来反映国家和人民的痛苦和无知。整首诗充满了亡国之痛和悲愤之情,是一个时代的写照。
相关诗词
  • 1
    [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 2
    [唐]
    生涯岂料承优诏,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 3
    [唐]
    生涯岂料承优诏?
    世事空知学醉歌。
    江上月明胡雁过,淮南木落楚山多。
    寄身且喜沧洲近,顾影无如白发何!
    今日龙钟人共老,愧君犹遣慎风波。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