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严文炳》

严子从我时,修竦峙双鹄。
章绶裹瘦躯,此相胡宜肉。
当嗣溧阳尉,苦语叩哀玉。
宁当苏门翁,清啸答幽谷。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人物形象的诗,通过描绘严子的身材、神态、经历及性格,展现了他的清瘦、高傲、苦难和超脱世俗的特点。 首联“严子从我时,修竦峙双鹄。”描绘了严子身材修长,高耸挺立,像一双高飞的鹤,展现出他的高傲和清瘦。颔联“章绶裹瘦躯,此相胡宜肉。”进一步描写严子的身材瘦弱,似乎只有官服包裹着,让人不禁为他的生活境遇感到悲哀。 颈联“当嗣溧阳尉,苦语叩哀玉。”描述了严子曾经的职位和经历。他曾经担任过溧阳尉这样的小官,生活中的苦难让他不禁发出哀怨之声。尾联“宁当苏门翁,清啸答幽谷。”则表现了严子的性格和志向,他宁愿像苏门山的隐士一样,清高自在,长啸于幽谷之中,也不愿在世俗中挣扎。 整首诗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严子的形象和内心世界,展现了他的清高、傲骨和超脱世俗的精神风貌。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严子境遇的同情和理解,以及对世俗的不满和反抗。
创作背景
《寄严文炳》是宋朝诗人陈造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1. 人际交往:陈造与严文炳是好友,他们之间有深厚的友情。因此,陈造写这首诗可能是为了表达对好友的思念之情,以及对他们之间友谊的珍视。 2. 社会环境: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词成为了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陈造作为当时的文人,通过诗歌与友人进行精神交流,也是当时社会风气的一种体现。 综上所述,《寄严文炳》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陈造与严文炳的深厚友情,以及宋朝文化繁荣的社会背景。
相关诗词
  • 1
    [唐]
    洛阳新月动秋砧,瀚海沙场天半阴。
    出塞能全仲叔策,安亲更切老莱心。
    汉家宫里风云晓,羌笛声中雨雪深。
    怀袖未传三岁字,相思空作陇头吟。
  • 2
    [唐]
    昨辞天子棹归舟,家在桐庐忆旧丘。
    三月暖时花竞发,两溪分处水争流。
    近闻江老传乡语,遥见家山减旅愁。
    或在醉中逢夜雪,怀贤应向剡川游。
  • 3
    [宋]
    仙舟等奡汤,万仞架云表。
    木石浑莫分,风雨能不朽。
    恐因尧年水,艚櫂寄严实。
    独胜夜壑藏,有力莫负走。
    奈何苦海深,忍袖慈航手。
    我俗逆灵源,乘槎间牛斗。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