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九月菊花咏应制(一作清江诗)》

可讶东篱菊,能知节候芳。
细枝青玉润,繁蕊碎金香。
爽气浮朝露,浓姿带夜霜。
泛杯传寿酒,应共乐时康。
作品赏析
这首诗《咏菊》是一首对菊花的赞美。首先,作者通过描述菊花的特点,表达出对这种花的喜爱和欣赏。 “可讶东篱菊,能知节候芳”一句,表达了作者对菊花能在不同季节展现出不同风貌的赞美。这里的“东篱菊”作为意象,不仅仅是指一个具体的菊花,更代表着菊花的象征意义,即顽强的生命力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细枝青玉润,繁蕊碎金香”两句则描绘了菊花的形态和香味。用“青玉润”形容菊花枝条的细嫩和光泽,用“繁蕊碎金香”形容菊花的香气浓郁,生动地展现了菊花的美丽和香气。 “爽气浮朝露,浓姿带夜霜”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菊花的生长环境和姿态。早晨的露水如同滋润菊花的爽气,夜晚的霜冻更增添了菊花的坚韧,表现出菊花在各种环境下都能茁壮成长的特性。 最后,“泛杯传寿酒,应共乐时康”两句,通过菊花象征长寿和健康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这里的“寿酒”和“乐时康”都是对美好生活的象征,而菊花作为象征长寿和健康的植物,成为了连接现实与理想的重要纽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菊花的赞美,表达了作者对生命力和适应环境能力的欣赏,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福。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得诗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创作背景
《九月菊花咏应制(一作清江诗)》是唐朝诗人广宣的一首诗。创作背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首先,从诗题中的“应制”二字可以看出,这首诗是应皇帝之命而创作的,是一种“奉和”之作。在唐朝,皇帝经常会让文人墨客创作诗歌来歌颂国家、皇帝或者表达某种政治主题,这就是所谓的“应制诗”。 其次,菊花是秋天的象征之一,而九月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因此这首诗很可能是广宣在观赏菊花时有所感触而创作的。同时,菊花也是文人雅士喜爱的花卉之一,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这也为诗歌创作提供了更多的灵感和素材。 综上所述,广宣的《九月菊花咏应制(一作清江诗)》的创作背景很可能是应皇帝之命,在观赏菊花时有所感触而创作的。
相关诗词
  • 1
    [唐]
    高卧南斋时,开帷月初吐。
    清辉澹水木,演漾在窗户。
    冉冉几盈虚,澄澄变今古。
    美人清江畔,是夜越吟苦。
    千里共如何,微风吹兰杜。
  • 2
    [元]
    林泉隐居谁到此,有客清风至。
    会作山中相,不管人间事。
    争甚么半张名利纸!
  • 3
    [元]
    樵夫觉来山月底,钓叟来寻觅。
    你把柴斧抛,我把鱼船弃。
    寻取个稳便处闲坐地。
    绿蓑衣紫罗袍谁为你,两件儿都无济。
    便作钓鱼人,也在风波里。
    则不如寻个稳便处闲坐地。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