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四月壬午发利州》

十里迎春水面开,橹声不动柁声催。
春山转处疑江尽,白鸟迎人风折来。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春天景象,充满了生机和动感。 首句“十里迎春水面开”描绘了广阔的春水面,似乎欢迎着春天的到来,展现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 次句“橹声不动柁声催”则表现了船行水上的情景,橹声静止,柁声催促,生动地表现了船只的行驶状态,也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充满活力的氛围。 第三句“春山转处疑江尽”通过描绘春山转弯,令人怀疑江水尽头的景象,展现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壮观,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赞叹和敬畏之情。 最后一句“白鸟迎人风折来”则通过描述白鸟迎风而来的景象,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生机和活力,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表现,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之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洪咨夔的《四月壬午发利州》是在宋朝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历史环境和社会状况密切相关。宋朝时期,国家分裂,战乱频繁,人民生活困苦。在这样的背景下,洪咨夔创作了这首诗,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切之情。 具体来说,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利州出发时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事件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兴衰和人民生活的深刻思考。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希望。 总之,洪咨夔的《四月壬午发利州》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的,通过对自然景色和历史事件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切和思考。
相关诗词
  • 1
    [宋]
    两岸骚骚麦尾黄,茅檐半瓦荫垂杨。
    牧儿吹笛随归犊,浅草平沙暝色苍。
  • 2
    [宋]
    甘蔗流苗应刹尘,觉场高发利生因。
    紫金莲捧千轮足,白玉毫飞万德身。
    孤立大方资定惠,等观含类舍怨亲。
    挨星相好中天主,匝地名闻出世人。
    螺发右旋仙岛碧,月眉斜印海门新。
    鸾翔凤舞非殊品,象转龙蟠绝比伦。
    璎珞聚中腾瑞色,花鬘影里夺芳春。
    慈仪恋望知何极,梵德言辞莫可陈。
    胸字杳分无量义,顶珠常照百由旬。
    双林孰谓归圆寂,坐断干坤日见真。
  • 3
    [宋]
    忆阑亭佳致,从宪长,剩追寻。
    问开花高山,晋祠流水,谁是知音。
    虽无凤笙龙管,劝行杯、时有不弦琴。
    马首家家明月,眼前处处禅林。
    一觞一咏畅怀襟。
    尘世任浮沉。
    莫论兴亡,休争人我,且乐欢心。
    韶华岂能常在,又斜阳、西下暮云深。
    好袖东风归去,春宵一刻千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