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事春郊闵雨时,乞灵奔走宝公祠。 炉中沉水才三祝,天外油云已四垂。 蔌蔌通宵茅屋冷,青青破晓麦田滋。 更祈三日滂然泽,大作丰年遍海涯。 |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春雨时节为求雨而奔走的场景,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农事春郊闵雨时,乞灵奔走宝公祠”,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农民在春季的郊野因为下雨而忙碌,为了求雨他们奔走在宝公祠中。宝公祠可能是对某个神祇的尊称,代表了农民对神灵的祈求和敬畏。 颔联“炉中沉水才三祝,天外油云已四垂”,描述了农民在宝公祠中的祈祷场景。他们点燃沉水香,虔诚地祈祷,而天空中的云却已经开始聚集,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这一联形象生动,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了农民的诚心和自然的神秘。 颈联“蔌蔌通宵茅屋冷,青青破晓麦田滋”,描绘了雨前的景象。尽管通宵寒冷,但农民们期待着雨水的到来。破晓时分,麦田因为期待而显得更加青翠。这一联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和对自然的依赖。 尾联“更祈三日滂然泽,大作丰年遍海涯”,表达了农民对雨水三日滂沱的期望,希望这能带来丰收的一年,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这一联充满了农民的朴素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在春雨时节为求雨而奔走的场景,表达了农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渴望。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