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蒋山谢雨》

农事春郊闵雨时,乞灵奔走宝公祠。
炉中沉水才三祝,天外油云已四垂。
蔌蔌通宵茅屋冷,青青破晓麦田滋。
更祈三日滂然泽,大作丰年遍海涯。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农民在春雨时节为求雨而奔走的场景,表达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联“农事春郊闵雨时,乞灵奔走宝公祠”,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事件。农民在春季的郊野因为下雨而忙碌,为了求雨他们奔走在宝公祠中。宝公祠可能是对某个神祇的尊称,代表了农民对神灵的祈求和敬畏。 颔联“炉中沉水才三祝,天外油云已四垂”,描述了农民在宝公祠中的祈祷场景。他们点燃沉水香,虔诚地祈祷,而天空中的云却已经开始聚集,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雨水。这一联形象生动,通过细节描写展示了农民的诚心和自然的神秘。 颈联“蔌蔌通宵茅屋冷,青青破晓麦田滋”,描绘了雨前的景象。尽管通宵寒冷,但农民们期待着雨水的到来。破晓时分,麦田因为期待而显得更加青翠。这一联通过对环境的描绘,表现了农民对丰收的渴望和对自然的依赖。 尾联“更祈三日滂然泽,大作丰年遍海涯”,表达了农民对雨水三日滂沱的期望,希望这能带来丰收的一年,让他们的生活得到改善。这一联充满了农民的朴素愿望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农民在春雨时节为求雨而奔走的场景,表达了农民对自然的敬畏和对丰收的渴望。诗歌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蒋山谢雨》是宋朝诗人陈俊卿所作,创作背景与当时的天气干旱和他的求雨活动有关**。在宋孝宗乾道元年,建宁府和建阳县发生了旱灾。作为当地的父母官,陈俊卿为了缓解旱情,带领下属到蒋山求雨。在求雨成功后,他创作了《蒋山谢雨》这首诗来表达感激和庆祝之情。
相关诗词
  • 1
    [宋]
    帘外飞花湖上语。
    不恨花飞,只恨人难住。
    多谢雨来留得住。
    看看却恐晴催去。
    寸寸离肠须会取。
    今日宁宁,明日从谁诉。
    怎得此身如去路。
    迢迢长在君行处。
  • 2
    [宋]
    镜中失画双青鬓。
    懒更占花信。
    小梅半谢雨垂垂。
    未许轻红破蕾、缀桃枝。
    社前归燕穿帘语。
    似说人憔悴。
    自缘老去少欢悰。
    不是春寒料峭、怯东风。
  • 3
    [宋]
    十里长街五鼓催,泥深雨急马行迟。
    卧听竹屋萧萧响,却忆滁州睡足时。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