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念奴娇·垂虹望极》

垂虹望极,扫太虚纤翳,明河翻雪。
一碧天光波万顷,涌出广寒宫阙。
好事浮家,不辞百里,俱载如花颊。
琴高双鲤,鼎来同醉孤绝。


浩荡今夕风烟,人间天上,别似寻常月。
陶冶三高千古恨,赏我中秋清节。
八十仙翁,雅宜图画,写取横江楫。
平生奇观,梦回犹辣毛发。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激情、充满想象力的诗,给人深刻的视觉和心灵震撼。诗的开篇“垂虹望极,扫太虚纤翳,明河翻雪。”展现出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垂虹如丝带延伸至极点,清扫了天空中的微尘,银河像翻卷的雪花一般璀璨。这个画面广阔无际,给人以深深的惊叹和敬畏。 “一碧天光波万顷,涌出广寒宫阙。”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浩渺的天光和波光粼粼的水面,广寒宫阙涌现其中,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 “好事浮家,不辞百里,俱载如花颊。”诗人通过描绘人们不顾百里之遥,纷纷前来欣赏这美景,展现了人们对美的向往和追求。 “琴高双鲤,鼎来同醉孤绝。”诗人借用琴高乘鲤升仙的典故,表达了独自沉醉在这美景中的孤独感。 下阕“浩荡今夕风烟,人间天上,别似寻常月。”诗人以浩荡的风烟为背景,将人间和天上区分开来,展现了这并非寻常的月色。 “陶冶三高千古恨,赏我中秋清节。”这句诗表达了诗人通过欣赏中秋的美景,陶冶了身心,化解了千古之恨。 “八十仙翁,雅宜图画,写取横江楫。”诗人通过描绘一位八十岁的仙翁,优雅地描绘着横江的木桨,展现了人们对美的欣赏和追求。 “平生奇观,梦回犹辣毛发。”最后一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这美景的惊叹,即使在梦中回想起来,依然能感受到那种激动和震撼。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性的描绘,展现了美的力量和人们对美的向往。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向往。
创作背景
《念奴娇·垂虹望月》是宋代词人张元干的词作。这首词描写了作者登上垂虹桥,远望夜色中的月景,抒发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感慨。 创作背景方面,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四年(1168年),当时张元干已经被贬谪多年,处于困境之中。而南宋朝廷也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外有金兵威胁,内部则权臣当道,社会动荡不安。在这样的背景下,张元干登上垂虹桥,远望夜空中的明月,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词。 词中通过描绘月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感慨,同时也展现了他坚韧不屈、忠诚报国的情怀。
相关诗词
  • 1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2
    [现代]
    横空出世,莽昆仑,阅尽人间春色。
    飞起玉龙三百万,搅得周天寒彻。
    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千秋功罪,谁人曾与评说?
    而今我谓昆仑:不要这高,不要这多雪。
    安得倚天抽宝剑,把汝裁为三截?
    一截遗欧,一截赠美,一截还东国。
    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
  • 3
    [宋]
    闹红一舸,记来时、尝与鸳鸯为侣。
    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风裳无数。
    翠叶吹凉,玉容销酒,更洒菰蒲雨。
    嫣然摇动,冷香飞上诗句。
    日暮青盖亭亭,情人不见,争忍凌波去。
    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风南浦。
    高柳垂阴,老鱼吹浪,留我花间住。
    田田多少,几回沙际归路。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