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银城旧县》

人民城郭骇俱非,从此西迁西复西。
曾是万家雄井邑,依然一段好山溪。
津无可锁沈江渚,市不闻钟委草泥。
碑碣更随年月换,兴亡往事向谁稽。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战争后城市破败、人民流离失所的诗,从中可以感受到诗人深深的哀思和对往昔繁荣的怀念。以下是对这首诗的具体赏析: 首联“人民城郭骇俱非,从此西迁西复西”描绘了战后城市的破败和人民的流离失所。原本繁华的城市变得破败不堪,人民被迫不断向西迁移,流离失所。这两句诗通过对人民和城郭的描绘,生动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 颔联“曾是万家雄井邑,依然一段好山溪”则通过对比往昔的繁荣和现在的破败,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苦难。曾经的万家团圆、井邑繁华已不再,只剩下一段美好的山溪,依然静静地流淌。这种对比更加凸显了诗人对战争的悲痛和对过去的美好回忆。 颈联“津无可锁沈江渚,市不闻钟委草泥”描绘了城市的凄凉景象。江渚上的渡口已经荒废,无法封锁,而市中的钟声也不再响起,被草泥淹没。这两句诗通过对渡口和市钟的描绘,进一步强化了城市的破败和荒凉。 尾联“碑碣更随年月换,兴亡往事向谁稽”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历史兴亡的感慨。碑碣随着年月更替,记录了历史的变迁,而过去的兴亡往事又有谁能考证呢?这两句诗通过对碑碣的描绘,传达了诗人对于历史长河中的兴衰更迭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以战争后的城市破败和人民流离失所为背景,通过对人民、城郭、渡口、市钟、碑碣等元素的描绘,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表达了诗人深深的哀思和对往昔繁荣的怀念。
创作背景
**《银城旧县》的创作背景与宋朝的历史变迁和地理环境的改变有关**。诗中所描述的“人民城郭骇俱非,从此西迁西复西。曾是万家雄井邑,依然一段好山溪。”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人民流离失所,城市荒废,人们被迫西迁的情景。作者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这一时代背景的感慨和对往昔繁荣的怀念。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可以查阅相关的书籍和文献了解更多细节。
相关诗词
  • 1
    [宋]
    银城远枕清江曲。
    汀洲老尽蒹葭绿。
    君上木兰舟。
    妾愁双凤楼。
    角声何处发。
    月浸溪桥雪。
    独自倚阑看。
    风飘襟袖寒。
  • 2
    [宋]
    绣帘垂,画堂悄,寒风淅沥。
    遥天万里,黯淡同云幂幂。
    渐纷纷、六花零乱散空碧。
    姑射宴瑶池,把碎玉、零珠抛掷。
    林峦望中,高下琼瑶一白。
    严子陵钓台迷踪迹。
    追惜。
    燕然画角,宝钥珊瑚,是时丞相,虚作银城换得。
    当此际、偏宜访袁安宅。
    醺醺醉了,任他金钗舞困,玉壶频侧。
    又是东君,暗遣花神,先报南国。
    昨夜江梅,漏泄春消息。
  • 3
    [宋]
    金阙银城仙客居,欲传消息问麻姑。
    蓬莱无物堪为信,翦寄苍龙一握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