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唐回首春狼藉。 湖山依旧横金碧。 何处是儿家。 粉墙杨柳斜。 佳期难暗卜。 檀板传心曲。 随意带宜男。 就中应未堪。 |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钱塘(即杭州)春天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 首句“钱唐回首春狼藉。湖山依旧横金碧。”描绘了作者回首过去在钱塘的美好时光,但那些都已过去,只剩下湖山依旧美丽,金碧辉煌。这里,“回首”和“狼藉”暗示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现在的失落,“湖山依旧”和“横金碧”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在物是人非的感慨。 “何处是儿家。粉墙杨柳斜。”这句诗描绘了作者对过去的回忆,他寻找过去的家,但已经物是人非,只有粉墙杨柳斜立。这里,“儿家”可能指的是作者过去的家,而“何处”则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迷茫和怀念。“杨柳斜”则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与前面的“春狼藉”相呼应,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在的感慨。 “佳期难暗卜。檀板传心曲。随意带宜男。”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他无法预知未来的美好时光,只能通过檀板传出的心曲来感受未来的美好。“佳期难暗卜”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檀板传心曲”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而“随意带宜男”则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他认为即使未来不是那么美好,也应该能够带给他一些安慰和快乐。 最后两句“就中应未堪。此情谁得知。”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无奈和迷茫。“就中应未堪”暗示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不确定,“此情谁得知”则表达了作者对无法预知未来的无奈和迷茫。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忧虑,是一首非常有感染力的诗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