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秋晚》

秋晚行堤上,书声在茅屋。
月出不逢人,风来弄修竹。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充满宁静与雅致的诗,给人一种秋晚独行,书香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妙体验。 首先,整体来看,诗歌通过对环境细腻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带有一丝孤独的氛围。“秋晚行堤上,书声在茅屋。”这两句给出了时间、地点和声音的元素,将读者带到一个宁静的秋日傍晚,走在堤上,听着远处茅屋传出的书声,给人一种宁静而温馨的感觉。 其次,诗歌运用了生动的意象和象征手法。“月出不逢人,风来弄修竹。”描绘出月亮升起,却无人欣赏,风吹过修竹的景象,既展现出自然的静谧与壮美,又带有一丝孤独和遗世独立的意味。其中,“风来弄修竹”一句尤为生动,用“弄”字赋予了风人格化的特征,仿佛风在捉弄修竹,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最后,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同时也透露出一些孤独和遗世独立的情感。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意象,使读者能够感受到秋天的宁静与壮美,同时也体验到孤独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综上所述,这首诗以宁静的氛围、生动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秋天的美好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
创作背景
**《秋晚》是明朝诗人方登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秋天的夜晚、河堤漫步的场景以及孤独和宁静的追求有关。诗人以秋天的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在河堤上漫步所见的景象,表达了一种宁静和孤寂的氛围。诗中的书声、月亮、修竹等元素,都为整个场景增添了优美和宁静。这首诗让人在繁忙喧嚣的世界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同时也引发人们对内心世界的思考。它提醒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找到片刻的宁静,与自然相融,感受内心的平静与安宁。
相关诗词
  • 1
    [唐]
    寂寂讼庭幽,森森戟户秋。
    山光隐危堞,湖色上高楼。
    禹穴探书罢,天台作赋游。
    云浮将越客,岁晚共淹留。
  • 2
    [宋]
    泽国又秋晚,天际有飞鸿。
    中原何在,极目千里暮云重。
    今古长干桥下,遗恨都随流水,西去几时东。
    斜日动歌管,萸菊舞西风。
    江南岸,淮南渡,草连空。
    石城潮落,寂寞烟树锁离宫。
    且斗尊前酒美,莫问楼头佳丽,往事有无中。
    却笑东山老,拥鼻与谁同。
  • 3
    [宋]
    高轩过我数,相参心迹清。
    共乘殿角凉,剧谈新月生。
    稍作莲芡费,久绝壶觞倾。
    告我买夜航,襆被催宵征。
    秋晚破敌归,连营稍休兵。
    青云付一蹴,齐晋多世卿。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