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萧相楼》

卢杞奸邪四海忧,相君邦国自同休。
分符朝去云中阙,开府现来江上洲。
百尺楼高瞻故国,九华山色倚晴眸。
定知直道传千古,杜牧文章在上头。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深意的诗,其中融入了作者对时代局势、人物品格、自然景色等多方面的赞美与感慨。 首联“卢杞奸邪四海忧,相君邦国自同休。”,诗人以鲜明的对比,直接点出了当时的时代背景,即奸臣当道,四海皆忧。然而,有贤相在此,与国家共命运,同休戚。这一对比,凸显了诗人的价值观和对时局的深深关切。 颔联“分符朝去云中阙,开府现来江上洲。”,描述了贤相分身有术,一方面在朝廷中与奸邪斗争,另一方面又能在地方上施展政治才华,给江中沙洲带来繁荣。这一联既赞美了贤相的才能,也表达了诗人对清明政治的期待。 颈联“百尺楼高瞻故国,九华山色倚晴眸。”,诗人以景寄情,通过描绘高耸的楼台和壮丽的九华山色,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深深眷恋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 尾联“定知直道传千古,杜牧文章在上头。”,诗人以才情横溢的杜牧文章作为比喻,赞美贤相的直道精神将流传千古。这一联既表达了对贤相的崇高敬意,也展示了诗人对正义和真理的坚定信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时代、人物和自然的深刻理解和独特感悟。
创作背景
王鞏的《萧相楼》是一首描绘宋朝萧相楼的诗,创作背景与萧相楼的历史和地理位置有关。萧相楼位于江南的江上洲,是一个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的地方。诗人通过赞美萧相楼的雄伟壮丽,表达了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发扬的敬意。同时,诗歌中也流露出对于当时社会现状和个人境遇的感慨。 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结合诗人的生平和时代背景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相关诗词
  • 1
    [唐]
    万国贺唐尧,清晨会百僚。
    花冠萧相府,绣服霍嫖姚。
    寿色凝丹槛,欢声彻九霄。
    御炉分兽炭,仙管弄云韶。
    日照金觞动,风吹玉佩摇。
    都城献赋者,不得共趋朝。
  • 2
    [宋]
    褒城之山划天罅,中有深谷春水生。
    汉家兴王启鸿业,萧相治国留英声。
  • 3
    [唐]
    奕奕轻车至,清晨朝未央。
    未央在霄极,中路视咸阳。
    委曲汉京近,周回秦塞长。
    日华动泾渭,天翠合岐梁。
    五丈旌旗色,百层枌橑光。
    东连归马地,南指斗鸡场。
    晴壑照金戺,秋云含璧珰。
    由余窥霸国,萧相奉兴王。
    功役隐不见,颂声存复扬。
    权宜珍构绝,圣作宝图昌。
    在德期巢燧,居安法禹汤。
    冢卿才顺美,多士赋成章。
    价重三台俊,名超百郡良。
    焉知掖垣下,陈力自迷方。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