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已空诸幻,君今断后缘。 圆明应顿悟,成坏不须怜。 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烟。 儿曹修非荐,再拜酹寒泉。 |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给人以深刻的思考。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似乎在讲述一种生活的觉悟和人生的态度,通过各种意象和象征来表达作者的思考和情感。 首句“我已空诸幻,君今断后缘”展示了诗人对世事幻象的深刻理解,以及对过去因缘的断然舍弃,表明了诗人的一种超脱和释然的态度。这是一种对生活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的智慧和勇气。 接下来,“圆明应顿悟,成坏不须怜”这句话,进一步体现了诗人的觉悟。圆明一词,既可能指明月,也可能指内心的明了,暗示了诗人追求内心明亮、顿悟真理的决心。成坏不须怜,则表明诗人对世事变迁的淡定态度,无论事物好坏,都不需要去怜惜,这是一种超脱世俗的观念。 “玉宇行孤明,冰溪破冥烟”这两句,通过鲜明的意象,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明亮广阔的宇宙间行走,穿越冰冷清澈的溪流,破开深重的冥烟,展现了诗人无畏前行的决心和勇气。 最后,“儿曹修非荐,再拜酹寒泉”这两句,似乎在表达诗人对后代的期望和教诲。诗人希望儿辈们能够修正错误,向寒泉再拜,这既是对后代的勉励,也是对生活的敬意。 总的来说,这首诗深邃、精炼,同时充满了哲理和美感。它不仅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洞察,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态度和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