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送程给事知越州》

澄江渺渺豫章楼,曾是双旌再岁留。
五马解鞍方北上,万艘蜚粟又南游。
说棠重到清阴在,埋剑将磨异气沧。
求得公閒且行乐,即看华发满人头。
作品赏析
这首诗给人一种深沉、慷慨悲凉的感觉,充满了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感慨。诗中以澄江、豫章楼、双旌、五马、万艘等意象,描绘出一个宏伟且富有动感的画面,展示了诗人广阔的视野和丰富的内心世界。 首联“澄江渺渺豫章楼,曾是双旌再岁留”,以澄江和豫章楼为背景,引出诗人的回忆。这里的双旌再岁留,暗示诗人曾在这里度过了两年的时光,留下了深刻的记忆。 颔联“五马解鞍方北上,万艘蜚粟又南游”,描绘了繁忙的景象,五马解鞍,万艘飞粟,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展现了生活的奔波和艰辛。 颈联“说棠重到清阴在,埋剑将磨异气沧”,通过“说棠”和“埋剑”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许。这里的“清阴在”和“将磨异气沧”,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坚韧和豪情壮志。 尾联“求得公閒且行乐,即看华发满人头”,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豁达态度,也透露出一种悲壮苍凉的气息。这里的“求得公閒”和“华发满人头”,展现了诗人对年华老去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整首诗意境深远,气势磅礴,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对历史故事的引用,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诗中的意象和象征也充满了哲理和思考,让人感受到诗人的深邃内心世界和丰富的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送程给事知越州》是宋朝诗人邵亢的一首诗,创作背景与诗人的友人程给事被任命为越州知州有关**。诗中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别的不舍之情,同时也对友人的新任寄予了厚望和祝福。 需要注意的是,该诗的具体创作背景可能与当时的历史事件、社会环境以及诗人与友人之间的关系等多种因素有关,需要更深入的研究和了解才能确定。
上一首
《送友》
相关诗词
  • 1
    [宋]
    朝回鸣橹下东流,人自承明向越州。
    印绶光华将过里,江山萧洒去迎秋。
    香销琐闼成新梦,云映蓬莱识旧游。
    须体圣心图任切,鉴湖虽好莫淹留。
  • 2
    [唐]
    辞家年已久,与子分偏深。
    易得相思泪,难为欲别心。
    孤云随浦口,几日到山阴。
    遥想兰亭下,清风满竹林。
  • 3
    [宋]
    山阴地胜冠江吴,今得贤侯自禁途。
    侍从暂虚青琐闼,藩宣新剖玉麟符。
    移时前席辞旒扆,不日重城歌袴襦,想到蓬莱游未遍,已应归步在云衢。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