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避暑东湖寺》

物外寻真境,云标启梵宫。
绿沉消夏气,红艳夺春工。
岭色含朝旭,岩声乱夕空。
坐来林月上,凉思满房栊。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山水诗,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处宁静而神秘的景致,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宗教圣地的庄严肃穆。 首联“物外寻真境,云标梵宫”,这里运用了抽象的描绘手法,展现了诗人寻求真理、追寻超凡脱俗的心境。“云标”指的是高耸入云的山峰,“梵宫”则是指佛教寺庙,表达了诗人对宗教圣地的向往和崇敬。 颔联“绿沉消夏气,红艳夺春工”,则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景色的变化。“绿沉”形象地表现了夏季的茂盛和沉稳,“红艳”则表现了春天的繁花似锦。通过对比春夏之景,诗人表达了四季更替、时光流转的感慨。 颈联“岭色含朝旭,岩声乱夕空”,这里运用了具体的描绘手法,形象地表现了山岭和岩石的美丽。“含朝旭”形象地描绘了早晨阳光洒在山岭上的美景,“乱夕空”则表现了傍晚岩石在风中发出的声响,营造出一种神秘肃穆的氛围。 尾联“坐来林月上,凉思满房栊”,则以诗人的感受作为结尾,表达了诗人在自然美景中的沉静思考。“林月上”形象地描绘了夜晚树林间的月光,“凉思”则表达了诗人在这样宁静的环境中产生的思绪万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抽象的表达,展现了自然之美和宗教圣地的庄严肃穆,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自然与人类的思考。
创作背景
**《避暑东湖寺》的创作背景可能是诗人在炎热的夏季为了寻求清凉而前往东湖寺避暑**。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写寺庙周围的环境,如竹色、松风、水声等,表现出一种清静凉爽的氛围,以此表达对避暑的愉悦感受。同时,诗歌也可能寓含了诗人对世俗纷扰的厌倦和对清静生活的向往。 以上内容仅为网络搜索结果,仅供参考,更多创作背景信息可能需要查阅相关文献或询问语文专业人士。
相关诗词
  • 1
    [唐]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
    彩舟浮泛荡,绣毂下娉婷。
    林树回葱蒨,笙歌入杳冥。
    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
    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
    从今留胜会,谁看画兰亭。
  • 2
    [宋]
    倒拈折箸搅沧溟,无限鱼龙暗里惊。
    一笑机关轻捩转,东湖午夜月华明。
  • 3
    [元]
    娟娟临古戍,晃晃辞烟树。
    寒通云梦深,白映苍祠莫。
    胡床看逾近,楚酒愁难驻。
    雁背欲成霜,林梢初泫露。
    故人明夜泊,相望定何处?
    且照东湖归,行送归舟去。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