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峨眉亭》

采石山头月正弦,捉月台边酒满船。
扰扰利名蚁慕膻,如公岂但酒称贤。
平生醉里诗三千,卷起长江作长笺。
悲哉人世隔天渊,一日乘风反自然。
死生在我不在天,欲死得死岂其冤。
欲罢长风大放颠,苍茫何处可拍肩。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个性的诗,充满了豪情壮志和人生感悟。诗人以酒、月、风、自然等为元素,描绘出一幅超脱物外,自由奔放的生活画卷。 首句“采石山头月正弦,捉月台边酒满船”,以明月和酒满船的形象,展现了一幅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的画面,既有浓厚的诗意,又有人生的寓意。明月象征恒常与宁静,酒则象征着人生的喜怒哀乐。 接下来的“扰扰利名蚁慕膻,如公岂但酒称贤”,诗人以“扰扰利名”形容世人追逐名利的纷扰状态,用“蚁慕膻”比喻人们趋之若鹜的追求物质利益。然后通过“如公岂但酒称贤”一句,表达出诗人对世俗价值观的蔑视和超越。 “平生醉里诗三千,卷起长江作长笺”,这一联展现了诗人的才情和豪放的气质。诗人在醉意中创作诗歌,以长江为纸,展现了其不拘一格的个性和才华横溢的诗人形象。 “悲哉人世隔天渊,一日乘风反自然”,诗人对人生的苦难和隔阂发出了深沉的感叹,表达出一种想要摆脱束缚,回归自然的愿望。 最后的“死生在我不在天,欲死得死岂其冤。欲罢长风大放颠,苍茫何处可拍肩”,这一联充满了豪气和壮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豁达态度,展现出一种不畏生死,自由自在的精神境界。 整首诗意境深远,语言生动,韵律优美,是一首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性的佳作。
创作背景
**吕皓的《峨眉亭》创作背景可能与亭子的修建和历史事件有关**。具体说来,峨眉亭可能是由太平知州吕希哲捐官俸重修,竣工后,吕皓为此写下了这篇文章。另外,吕皓写这篇文章也可能受到了当时历史事件的影响,例如,金人入侵宋朝,造成了社会的动荡,这可能使吕皓在创作时带有一些感慨和思考。 以上仅是简要分析,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古诗文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相关诗词
  • 1
    [唐]
    噫吁嚱,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
    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
    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
  • 2
    [唐]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 3
    [唐]
    法师东南秀,世实豪家子。
    削发十二年,诵经峨眉里。
    自此照群蒙,卓然为道雄。
    观生尽入妄,悟有皆成空。
    净体无众染,苦心归妙宗。
    一朝敕书至,召入承明宫。
    说法金殿里,焚香清禁中。
    传灯遍都邑,杖锡游王公。
    天子揖妙道,群僚趋下风。
    我法本无著,时来出林壑。
    因心得化城,随病皆与药。
    上启黄屋心,下除苍生缚。
    一从入君门,说法无朝昏。
    帝作转轮王,师为持戒尊。
    轩风洒甘露,佛雨生慈根。
    但有灭度理,而生开济恩。
    复闻江海曲,好杀成风俗。
    帝曰我上人,为除膻腥欲。
    是日发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