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早春残雪》

霁日雕琼彩,幽庭减夜寒。
梅飘余片积,日堕晚光残。
零落偏依桂,霏微不掩兰。
阴林披雾縠,小沼破冰盘。
曲槛霜凝砌,疏篁玉碎竿。
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且充满意境的诗。诗人以细腻的观察和深情的感受,描绘了一个雪后初晴的庭院景色。以下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霁日雕琼彩,幽庭减夜寒。”描绘了雪后初晴,太阳照射在雪地上,使得雪地更加晶莹剔透。而幽静的庭院因为夜晚的寒冷而显得更加冷清。这一联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为整首诗奠定了清冷的基调。 颔联“梅飘余片积,日堕晚光残。”进一步描绘了雪中的景色,梅花飘落的碎片堆积在雪地上,太阳渐渐落下,晚上的光线逐渐暗淡。这一联通过对梅花和日落的描绘,增强了诗的意境和美感。 颈联“零落偏依桂,霏微不掩兰。”这两句诗表达了雪花虽然零落,但依然依附在桂枝上,而雪花虽然细微,但并不能掩盖兰花的香气。这一联通过对雪花和桂、兰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深情厚爱。 接着的几联“阴林披雾縠,小沼破冰盘。曲槛霜凝砌,疏篁玉碎竿。”进一步描绘了树林、小池、曲槛和竹林的雪景,通过这些描绘,使得整首诗的意境更加深远和广阔。 最后一联“已闻三径好,犹可访袁安。”表达了诗人虽然已经听说了三条小路的美好,但仍然可以去拜访袁安。这一联通过对行动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 整首诗通过对雪后初晴的庭院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的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
创作背景
唐朝诗人裴虔余的《早春残雪》的创作背景可能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1. 自然环境:早春时节,大雪初霁,可能让诗人感受到了春天的到来和冬天的离去,引发了诗人的创作灵感。 2. 社会环境:唐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诗歌作为当时的重要文化表现形式之一,可能促使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3. 个人经历:裴虔余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也可能对《早春残雪》的创作产生影响。 综上所述,裴虔余的《早春残雪》的创作背景可能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个人经历等多个因素有关。
相关诗词
  • 1
    [唐]
    风回小院庭芜绿,柳眼春相续。
    凭阑半日独无言,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
    笙歌未散尊前在,池面冰初解。
    烛明香暗画楼深,满鬓清霜残雪思难任。
  • 2
    [清]
    残雪凝辉冷画屏,落梅横笛已三更,更无人处月胧明。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断肠声里忆平生。
  • 3
    [宋]
    昔游未远,记湘皋闻瑟,沣浦捐褋。
    因觅孤山林处士,来踏梅根残雪。
    獠女供花,伧儿行酒,卧看青门辙。
    一丘吾老,可怜情事空切。
    曾见海作桑田,仙人云表,笑汝真痴绝。
    说与依依王谢燕,应有凉风时节。
    越只青山,吴惟芳草,万古皆沈灭。
    绕枝三匝,白头歌尽明月。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