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寄怀古》

见说雕阴僻,人烟半杂羌。
秋深边日短,风劲晓笳长。
树势分孤垒,河流出远荒。
遥知林下客,吟苦夜禅忘。
作品赏析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边疆地区的荒凉景象,并表达了对那里居民的深切同情。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赏析: 首联“见说雕阴僻,人烟半杂羌”描绘了边疆地区的偏僻荒凉,人口稀少且多民族混杂。诗人用“见说”二字,表达了他所描绘的是凭听闻得来的印象,而非亲身所见。 颔联“秋深边日短,风劲晓笳长”进一步描绘了边疆秋日的景象,白天短暂,风声强劲,早晨的胡笳声悠扬长远。这一联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渲染了边疆的荒凉气氛。 颈联“树势分孤垒,河流出远荒”则从地理角度描绘了边疆的景色,树木孤立于堡垒之间,河流流向远方的荒野。这一联通过具体的景物描绘,进一步强化了边疆荒凉的气氛。 尾联“遥知林下客,吟苦夜禅忘”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边疆居民的深切同情。诗人想象着在那遥远的林下,居民们忍受着艰苦的生活,夜晚通过吟诗和禅修来忘却痛苦。 整首诗通过对边疆荒凉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边疆居民生活状态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边疆地区的关切和对居民的同情。同时,诗人也通过诗歌创作,让读者感受到了边疆地区的独特魅力。
创作背景
**释希昼的《寄怀古》的创作背景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当时社会动荡,朝廷下诏禁止元祐党人子弟居京,导致释希昼与友人离别,他因此创作了这首诗来表达对友人的思念和关怀。另一方面,释希昼本人是一位僧人,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对修行和人生的感悟,将生活中的点滴哲理和情感体验融入诗中。
相关诗词
  • 1
    [宋]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
    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
    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 2
    [宋]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
    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
    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3
    [唐]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