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
这是一首描写野炊的诗,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整个烹饪过程,以及作者所感受到的野趣和美味。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开头两句“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点明了烹饪的原料和地点。越笋芽被切成粉末,野外煎煮在寒溪边。接下来两句“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表达了作者对食材的敬畏之心,亲自处理每一个步骤,以免破坏了食材的天然本性。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这两句描写了烹饪的具体过程,敲打石头点燃新鲜的火种,用泉水撇去食物的腥味。接着,“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描述了烹饪的场景,风吹动着火苗,铛中的食物翻滚着,同时作者捡起了掉落的树枝,继续烹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这两句描述了食物的色泽和香气,清洁爽口的颜色,热气腾腾的香气。接着,“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表达了作者用心烹饪,追求食物真正美味的态度。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这两句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了作者享受美食的感受,就像在山间采摘野果一样,自斟自酌,感受春天的气息。最后,“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描述了使用湘瓷碗盛放食物,碗中的花纹漂浮着,清除了作者的口渴和昏沉感。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野外烹饪的全过程。同时,通过作者对食材的敬畏、对烹饪的用心、对美食的享受,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的态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