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

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
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
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
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
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
此游惬醒趣,可以话高人。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野炊的诗,以精细的笔触描绘了整个烹饪过程,以及作者所感受到的野趣和美味。整首诗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开头两句“粉细越笋芽,野煎寒溪滨。”,点明了烹饪的原料和地点。越笋芽被切成粉末,野外煎煮在寒溪边。接下来两句“恐乖灵草性,触事皆手亲。”,表达了作者对食材的敬畏之心,亲自处理每一个步骤,以免破坏了食材的天然本性。 “敲石取鲜火,撇泉避腥鳞。”这两句描写了烹饪的具体过程,敲打石头点燃新鲜的火种,用泉水撇去食物的腥味。接着,“荧荧爨风铛,拾得坠巢薪。”描述了烹饪的场景,风吹动着火苗,铛中的食物翻滚着,同时作者捡起了掉落的树枝,继续烹饪。 “洁色既爽别,浮氲亦殷勤。”这两句描述了食物的色泽和香气,清洁爽口的颜色,热气腾腾的香气。接着,“以兹委曲静,求得正味真。”表达了作者用心烹饪,追求食物真正美味的态度。 “宛如摘山时,自歠指下春。”这两句用比喻的方式描述了作者享受美食的感受,就像在山间采摘野果一样,自斟自酌,感受春天的气息。最后,“湘瓷泛轻花,涤尽昏渴神。”描述了使用湘瓷碗盛放食物,碗中的花纹漂浮着,清除了作者的口渴和昏沉感。 整首诗以生动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野外烹饪的全过程。同时,通过作者对食材的敬畏、对烹饪的用心、对美食的享受,传达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珍视的态度。
创作背景
《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的创作背景与刘言史和孟郊的友谊以及他们在洛北郊外的一次煎茶活动有关。唐宪宗元和初年,孟郊在洛阳为官,刘言史前往拜访,二人在洛北的郊外野泉旁一起煎茶品饮,这首诗就是在此背景下产生的。诗中描绘了野外泉边煮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和友情的赞美。这首诗也是刘言史与孟郊友谊的见证,孟郊在刘言史去世后所作的《哭刘言史》也表明了他们之间深厚的情谊。
相关诗词
  • 1
    [唐]
    机鸣舂响日暾暾,鸡犬相和汉古村。
    数派清泉黄菊盛,一林寒露紫梨繁。
    衰翁正席矜新社,稚子齐襟读古论。
    共说年来但无事,不知何者是君恩。
  • 2
    [宋]
    溪彴通西崦,山蹊缭北村。
    残霞明水面,落叶拥篱根。
    野父编龙具,樵儿习兔园。
    吾今井蛙耳,敢复慕鹏鲲!
  • 3
    [宋]
    短景妨游兴,长歌慰作劳。
    叶凋西埭近,水落北桥高。
    病每随时剧,衰难与世鏖旗亭新酿美,万事一秋毫。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