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次孟熙韵》

百顷清江一草庐,乡人齐识病相如。
不知吟得秋多少,柿叶红时好细书。
作品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幽宁静的草庐环境,以及诗人自身的病况和创作状态。首句“百顷清江一草庐”,以壮阔的清江背景衬托出草庐的孤寂,展示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的内心境界。次句“乡人齐识病相如”,用相如病榻这一典故,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病中的情况,同时也暗示了他虽然病卧,但仍有乡人的关怀和陪伴。 末两句“不知吟得秋多少,柿叶红时好细书”,则表现了诗人在病中仍然坚持创作的精神。诗人通过“柿叶红时”这一形象的描绘,既点明了时节,又巧妙地展示了自己的创作环境和细心品味的态度。整首诗意境深远,既有草庐孤寂的静谧,又有病中创作的坚韧,表现了诗人淡泊名利、向往自然、坚韧不屈的人生态度。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建议到古诗文网站获取更详细的信息。
创作背景
《次孟熙韵》是明朝诗人唐之淳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个方面: 1. 诗人与友人的交往:唐之淳与友人孟熙有着深厚的友情,他们经常在一起酬唱、交流。在某个场合下,孟熙作了一首诗,唐之淳便依照孟熙的诗韵,创作了这首《次孟熙韵》。 2. 诗人的生活感悟:唐之淳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感慨和思考。他可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人情世态等,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人生的理解。 综上所述,《次孟熙韵》的创作背景主要涉及诗人与友人的交往以及诗人对生活的感悟。
相关诗词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