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水调歌头·湖波涨新绿》

湖波涨新绿,环绕越王山。
棠齐清昼馀暇,赢得静中观。
四面屏围碧玉,十里障开云锦,冰监倒晴澜。
目送孤鸿远,心与白鸥闲。


隘游人,喧鼓吹,杂歌让。
晓天澄霁,花羞柳妒怯春寒。
好在风光满眼,只恐阳春有脚,催诏下天关。
剩写鹅溪幅,归去凤池看。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内心感受的诗。作者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联“湖波涨新绿,环绕越王山”,描绘了湖水波光粼粼,环绕着越王山的美丽景色,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颔联“棠齐清昼馀暇,赢得静中观”,则表达了作者在清闲之余,静心观赏自然美景的心情。 颈联“四面屏围碧玉,十里障开云锦,冰监倒晴澜”,用浓郁的诗意描绘了四周的美景,仿佛被碧玉屏风环绕,十里之外的云锦也在这里展开,清澈的湖水倒映着晴空。这一联的意象丰富,色彩鲜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瑰丽和神秘。 尾联“目送孤鸿远,心与白鸥闲”,则表达了作者在观赏美景的同时,内心的孤独和渴望自由的心情。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表达,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这首诗用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自然景色的美丽和神秘,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感慨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水调歌头·湖波涨新绿》是宋代诗人林淳创作的一首词。对于这首词的创作背景,并没有详细的史料记载。但是,我们可以根据词的内容和一些历史背景进行推测。 首先,从词题《水调歌头》来看,这是一种曲调名,源于唐朝的大曲,多用于表达豪情壮志和人生感慨。而词的开头“湖波涨新绿”,则描绘了一幅春天湖水荡漾,绿意盎然的景象,这可能暗示着作者在创作时正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状态中。 此外,我们还需考虑到宋代的历史背景。宋朝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词作为一种文学形式在宋代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同时,宋代也是一个社会动荡,国家分裂的时代,这使得许多词人在创作中表达出了对家国情怀的深深眷恋。 因此,我们可以推测,林淳在创作《水调歌头·湖波涨新绿》时,可能借用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来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同时也可能抒发了对家国的感慨和忧思。 以上只是根据词的内容和历史背景进行的一些推测,具体的创作背景还需要更多的史料和研究来确认。
相关诗词
  • 1
    [宋]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2
    [宋]
    安石在东海,从事鬓惊秋。
    中年亲友难别,丝竹缓离愁。
    一旦功成名遂,准拟东还海道,扶病入西州。
    雅志困轩冕,遗恨寄沧洲。
    岁云暮,须早计,要褐裘。
    故乡归去千里,佳处辄迟留。
    我醉歌时君和,醉倒须君扶我,惟酒可忘忧。
    一任刘玄德,相对卧高楼。
  • 3
    [宋]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