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题仁义寺》

寺以仁义名,当求仁义实。
只在毫釐间,遂分儒与释。
千载几万言,未能合为一。
大笑出门去,莫问成陈迹。
作品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的诗,诗人通过寺庙的名字“仁义”入手,表达了对仁义实质的追求。诗中指出,儒家和佛家的区别只在于毫厘之间,但千百年来,两者未能合而为一。诗人大笑出门去,不再纠结于过去的陈迹,表现了一种洒脱、豁达的态度。 整首诗充满了思辨色彩,诗人通过对儒释之道的思考,表达了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过去的释怀。诗中的“大笑出门去”一句,更是展现了诗人豁达、不羁的个性,同时也表达了对未来的乐观向往。 此外,这首诗还体现了诗人对名字与实质关系的深入思考,以及对名实不符现象的批判。通过寺庙名字“仁义”与实际情况的对比,诗人提醒人们要关注事物的实质,而不仅仅是表面的名字。 总的来说,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充满思辨色彩的诗,通过对儒释之道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过去的释怀,同时也展现了诗人豁达、不羁的个性。
创作背景
《题仁义寺》是宋朝诗人吕午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仁义寺这个特定的场所相关。仁义寺是一座寺庙,寺庙通常与佛教文化、宗教修行和心灵寻求等相关。诗人吕午游览仁义寺时,被寺庙的环境和氛围所触动,因此创作了这首诗。 在诗中,吕午表达了对寺庙清静环境的欣赏,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他可能希望通过这首诗,传达自己对仁爱、道义等价值观的思考和感悟。 总的来说,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诗人游览仁义寺的经历以及对佛教文化的感悟有关。
相关诗词
  • 1
    [魏晋]
    蒲生我池中,其叶何离离。
    傍能行仁义,莫若妾自知。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
    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
    想见君颜色,感结伤心脾。
    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贤故,弃捐素所爱?
    莫以鱼肉贱,弃捐葱与薤?
    莫以麻枲贱,弃捐菅与蒯?
    出亦复何苦,入亦复何愁。
    边地多悲风,树木何翛翛!
    从君致独乐,延年寿千秋。
  • 2
    [魏晋]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愿登泰华山,神人共远游。
    经历昆仑山,到蓬莱。
    飘遥八极,与神人俱。
    思得神药,万岁为期。
    歌以言志,愿登泰华山。
    天地何长久!
    人道居之短。
    天地何长久!
    人道居之短。
    世言伯阳,殊不知老。
    赤松王乔,亦云得道。
    得之未闻,庶以寿考。
    歌以言志,天地何长久!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明明日月光,何所不光昭!
    二仪合圣化,贵者独人不?
    万国率土,莫非王臣。
    仁义为名,礼乐
  • 3
    [清]
    露下空林百草残,临风有恸奠椒兰。
    韭溪血化幽泉碧,蒿里魂归白日寒。
    一代文章亡左马,千秋仁义在吴潘。
    巫招虞殡俱零落,欲访遗书远道难。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