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宿江口,客衣风已飘。 两峰参塔顶,一寺裹山腰。 水拍瓜洲渡,烟生扬子桥。 寻花并问柳,端的在明朝。 |
这是一首描绘夜晚江边风景并寄托了作者浓厚情感的诗。 首联“昨夜宿江口,客衣风已飘。”开门见山,介绍了时间和地点。作者在昨夜宿于江口,而“客衣风已飘”不仅描绘出了夜晚江风凛冽,寒意逼人的景象,也暗示了作者作为外来者的身份。 颔联“两峰参塔顶,一寺裹山腰。”则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江口的地貌和景观。“参塔顶”形象地表现了山峰高耸入云,“裹山腰”则让寺庙与山腰浑然一体,仿佛寺庙就是山的一部分。这两句诗充满了立体感,使读者仿佛置身其中。 颈联“水拍瓜洲渡,烟生扬子桥。”进一步描绘了江口的景色,瓜洲渡的水波荡漾,扬子桥烟雾蒙蒙,一派江南水乡的韵味。同时,“拍”和“生”两字也赋予了景物动态感,使画面更加生动。 尾联“寻花并问柳,端的在明朝。”则表达了作者的期待和希望。“寻花并问柳”寓意着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端的在明朝”则传达出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表现了作者对未来的信心和期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江口的夜景,并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期待。诗歌的结构紧凑,意境深远,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