掣断名缰,敲开利锁,忻然跃出樊笼。 无拘无管,纵步任西东。 自在逍遥活计,占无为、清净家风。 无情念,亦无憎爱,到处且和同。 不唯身坦荡,心中豁畅,性上玲珑。 更不搜婴姹,坎虎离龙。 方寸澄清湛寂,得自然、神气和冲。 神仙事,何愁不了,决定赴蓬宫。 |
这首诗《掣断名缰,敲开利锁,忻然跃出樊笼》是一首描绘超脱世俗束缚、追求自在逍遥的诗歌。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无拘无束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神仙境界的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掣断名缰,敲开利锁”,这是对世俗束缚的生动描绘。名缰利锁是古代诗人常用的比喻,用以形容名利的束缚和困扰。诗人通过这两个动作,表达了他挣脱这些束缚的决心和喜悦。 “忻然跃出樊笼”则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樊笼,即鸟笼,是诗人常用的比喻,用以形容束缚人的环境。忻然则表达了跃跃欲试的心情,诗人迫不及待地想要摆脱这些束缚,追求自由自在的生活。 接下来,“无拘无管,纵步任西东。自在逍遥活计,占无为、清净家风”这几句诗描绘了诗人自由自在、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无拘无管意味着没有任何束缚和限制,任由自己随心所欲地行动。自在逍遥活计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享受。无为、清净家风则描绘了一种清净、无争的生活态度。 “无情念,亦无憎爱,到处且和同”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无情感、无憎爱的追求,以及他愿意与他人和谐共处的愿望。这是一种超越世俗情感、达到超脱境界的追求。 在接下来的诗句中,“不唯身坦荡,心中豁畅,性上玲珑”描述了诗人不仅身体上自由自在,而且内心也豁达开朗,性情上灵动敏锐。这表明诗人已经超越了肉体的束缚,达到了心灵的自由和超脱。 最后,“得自然、神气和冲”表达了诗人得到了自然的神气滋养,身心和谐平衡的状态。这表明诗人已经达到了神仙境界的一种状态,身心和谐,与自然融为一体。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束缚、追求自由自在、逍遥自在的生活状态,以及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它表达了诗人对自然、自由和超脱的向往和追求,以及对神仙境界的向往和憧憬。这首诗充满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给人以深刻的启示和感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