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禄已无心,唯应三清举。 钟吕天差作试官,取舍非诗赋。 考校实修持,功行三千数。 相应希夷得自然,名录神仙簿。 |
这是一首富有哲理和道家思想的诗,作者通过描绘自己的内心感受和追求,表达了对道教信仰的虔诚和追求长生不老的渴望。 首句“干禄已无心”,作者表明自己已经不再追求世俗的功名利禄,这体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淡泊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唯应三清举”则表达了作者对道教最高境界“三清”的向往,希望自己能够被提到“三清”境界中,这也反映了作者对道教信仰的坚定。 “钟吕天差作试官,取舍非诗赋”两句,作者借用钟吕等道教神话中的人物,表达了自己对于修道成仙的看法。他认为修道不是靠诗词赋曲等表面的才艺,而是需要实际的修持和功行,只有经过严格的考验和选拔,才能真正成为神仙。 “考校实修持,功行三千数”两句,作者强调了修道需要实际的修行和功行,只有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不断的努力,才能达到一定的功行水平。这也反映了作者对修道的严谨态度和执着追求。 最后,“相应希夷得自然,名录神仙簿”两句,作者表达了自己通过修行和功行,最终达到“希夷”的境界,也就是超脱生死、超越时空的境界,成为神仙簿上的名字。这也体现了作者对长生不老、成仙得道的渴望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寓意深刻,表达了作者对道教信仰的虔诚和追求,同时也反映了道教文化的精髓和内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