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满庭芳 自咏》

昔年在俗,常用心机。
挑生剜死为谁。
欢喜冤家,惹得一向遇痴。
恰如飞蛾投火,身焦烂、犹自迷迷。
争些个,被儿孙妻妾,送了头皮。
因遇风仙开悟,回光照,怨亲不可相随。
尽是狼虫虎豹,蛇蝎狐狸。
把似养他毒物。
又何如、物外修持。
功行满,跨云归,侍奉吾师。
作品赏析
这首诗《昔年在俗,常用心机。挑生剜死为谁。欢喜冤家,惹得一向遇痴。恰如飞蛾投火,身焦烂、犹自迷迷。争些个,被儿孙妻妾,送了头皮。因遇风仙开悟,回光照,怨亲不可相随。尽是狼虫虎豹,蛇蝎狐狸。把似养他毒物。又何如、物外修持。功行满,跨云归,侍奉吾师》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描述过去的世俗生活和人生的种种经历,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的追求。 首先,诗中提到了过去在世俗生活中的“常用心机”,这表明诗人曾经在人生的道路上费尽心机,追求名利和地位。然而,这种追求往往伴随着痛苦和失落,因为它们往往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接着,诗中描述了“挑生剜死为谁”的情境,这是对人生选择的反思。诗人问自己:在生死之间,我究竟是为了谁而选择生或死?这个问题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不要为未来的不确定而牺牲现在的生活。 “欢喜冤家,惹得一向遇痴”这句话表达了人生的复杂性和矛盾性。诗人描述了自己曾经遇到的“欢喜冤家”,这些人与自己之间的情感纠葛和矛盾,让诗人感到困惑和痴迷。这表明人生中充满了各种矛盾和冲突,需要我们以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和处理。 “恰如飞蛾投火,身焦烂、犹自迷迷”这句话形象地描绘了人生的困境和迷惑。飞蛾投火意味着不顾一切地追求某种虚幻的东西,即使付出巨大的代价也在所不惜。这种行为反映了人们在追求名利和地位的过程中容易迷失自我,陷入困境。 最后,“争些个,被儿孙妻妾,送了头皮”这句话表达了对家庭和亲情的反思。诗人意识到自己曾经为了家庭和亲人而付出一切,但最终却可能因此而失去自我。这提醒人们要珍惜自己的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要被家庭和亲情所束缚。 整首诗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修行的追求。通过反思过去的经历和人生选择,诗人认识到人生的无常和短暂,以及在追求名利和地位的过程中容易迷失自我。同时,他也意识到家庭和亲情的价值,但同时也认识到要保持自我独立性和自主性。因此,他呼吁人们要追求物外的修持,即超越世俗的追求,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这种追求需要人们积累功行,最终达到“跨云归,侍奉吾师”的境界,即成为一位有智慧和德行的修行者,为他人提供指导和帮助。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富有哲理的诗,它通过描述过去的经历和反思人生的选择,表达了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追求修行的决心。它提醒人们要珍惜当下,保持自我独立性和自主性,追求内心的平静和智慧。
相关诗词
  • 1
    [清]
    桃花帘外东风软,桃花帘内晨妆懒:帘外桃花帘内人,人与桃花隔不远。
    东风有意揭帘栊,花欲窥人帘不卷。
    桃花帘外开仍旧,帘中人比桃花瘦。
    花解怜人花也愁,隔帘消息风吹透。
    风透湘帘花满庭,庭前春色倍伤情:闲苔院落门空掩,斜日栏杆人自凭。
    凭栏人向东风泣,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桃叶乱纷纷,花绽新红叶凝碧。
    雾裹烟封一万株,烘楼照壁红模糊。
    天机烧破鸳鸯锦,春酣欲醒移珊枕。
    侍女金盆进水来,香泉影蘸胭脂冷。
    胭脂鲜艳何相类,花之颜色人之泪
  • 2
    [宋]
    锦帐重重卷暮霞,屏风曲曲斗红牙,恨人何事苦离家。
    枕上梦魂飞不去,觉来红日又西斜,满庭芳草衬残花。
  • 3
    [宋]
    红蓼花繁,黄芦叶乱,夜深玉露初零。
    霁天空阔,云淡梦江清。
    独棹孤蓬小艇,悠悠过、烟渚沙汀。
    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时时,横短笛,清风皓月,相与忘形。
    任人笑生涯,泛梗飘萍。
    饮罢不妨醉卧,尘劳事、有耳谁听。
    江风静,日高未起,枕上酒微醒。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