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作者

《游董园》

西园可散发,何必赋远游。
地旷多雄风,叶声无时休。
幸有济胜具,枯藜支白头。
平生会心处,未觉身淹留。
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
薄雨青众卉,深林耿微流。
一凉天地德,物我俱夷犹。
东北方用武,六有事戈矛。
甲裳无乃重,腐儒故多忧。
珍禽叫高树,且复寄悠悠。
作品赏析
这首诗《西园可散发,何必赋远游》是一首描绘自然美景、表达诗人心境的诗篇。它以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 首联“西园可散发,何必赋远游。地旷多雄风,叶声无时休。”描绘了诗人对西园的热爱,他愿意在这里散开头发,享受自然的抚慰,而不是去追求远方。这里的地广人稀,雄风常在,叶子落下的声音无时无刻不在提醒诗人时间的流转。这些描绘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对生活的享受。 颔联“幸有济胜具,枯藜支白头。”表达了诗人对能够与自然相伴的庆幸,虽然已经白发苍苍,但有足够的装备(可能指眼镜或其他辅助视物的工具)来欣赏自然美景。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下来的几联,如“平生会心处,未觉身淹留。”“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一凉天地德,物我俱夷犹。”等,继续描绘了诗人在西园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欣赏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满足感。 最后,诗人提到了时局的不安稳,可能暗示着社会的动荡。但他并没有因此而沮丧,而是以“东北方用武,六有事戈矛。甲裳无乃重,腐儒故多忧。”来自我安慰,认为自己只是一个忧国忧民的文人,有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 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了诗人的情感和对生活的理解。它告诉我们,即使在困难和不安定的环境中,我们也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和满足感,同时也有责任发出自己的声音。这首诗的语言生动、意象丰富,读来令人感到愉快和鼓舞。
相关诗词
  • 1
    [唐]
    其一妾发初覆额,折花门前剧。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
    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十四为君妇,羞颜未尝开。
    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愿同尘与灰。
    常存抱柱信,岂上望夫台。
    十六君远行,瞿塘滟滪堆。
    五月不可触,猿声天上哀。
    门前迟行迹,一一生绿苔。
    苔深不能扫,落叶秋风早。
    八月胡蝶来,双飞西园草。
    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
    早晚下三巴,预将书报家。
  • 2
    [现代]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 3
    [现代]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本诗词核心关键词
推荐购买
名句 | 成语大全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WWW.83334.C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