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值南巡春仲月,轻舟必先溯梁溪。 无端一展石渠卷,陡忆群瞻跸路蹊。 过去江乡已渺渺,看来春霭尚凄凄。 宗苍那往惠山在,一例如同古画题。 |
这首诗是作者在描述他每年春天在梁溪乘船溯流而上,随着南巡的春光,感受惠山之美的场景。诗中表达了他对南巡的期待,对沿途风景的回忆,对江乡的思念,以及对惠山未来的展望。 首联“每值南巡春仲月,轻舟必先溯梁溪”,作者描绘了南巡的季节和地点,即仲春月,在梁溪乘舟溯流而上。仲春时节是春天的中段,是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季节,也是南巡的季节。梁溪是无锡的一条河流,溯流而上,沿途风光秀美,是南巡的必经之地。 颔联“无端一展石渠卷,陡忆群瞻跸路蹊”,作者在船上偶然翻开石渠卷轴,突然回忆起群瞻跸路的情景。石渠是古代的一种藏书机构,这里用来代指收藏的卷轴。群瞻跸路是指众多的人跟随皇帝出巡,道路拥挤,需要清道戒严。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南巡的回忆和对过去的怀念。 颈联“过去江乡已渺渺,看来春霭尚凄凄”,作者对过去的江乡已经变得模糊不清,而眼前的春霭仍然凄迷。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待。作者对江乡的记忆已经模糊,但仍然对春天的气息感到期待和留恋。 尾联“宗苍那往惠山在,一例如同古画题”,作者希望未来能够像宗苍一样去惠山游览,这就像古画中的场景一样美好。这一联表达了作者对惠山未来的美好期待和对自然之美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述作者在梁溪乘船溯流而上,随着南巡的春光,感受惠山之美的场景,表达了作者对南巡的期待,对沿途风景的回忆,对江乡的思念,以及对惠山未来的展望。诗中充满了对自然之美的向往和对生活的热爱。 |